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终身体育范文10篇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终身体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受到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康、身心愉快、终身受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因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是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所以高校体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做好能力的储备和心理素质的坚实基础。
高校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培养终身体育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重要的一站,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最后一站。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是实施终身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终身体育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和长远效益。高校是培养学生实现终身体育观念的主要场所,必须要接受教育,终身体育的内涵是终身教育,其中包括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体育贯穿了人的一生。我们提及的终生体育思想是从人的一生角度来对体育问题的理性认识,它的出发点是以人为主,并从探讨人、体育、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塑造全面发展的群体。高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在当代体育发展的道路上指明方向,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中培养终身健身者,要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成为德、才兼备,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人。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不仅依赖于有关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依赖对体育实践的情感体验,反复实践的过程是对情感的体验和对理论知识的深化,当感性认识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理性认识时,体育价值观念良好的形成时,就会发生质的飞跃。由于体育课具有灵活生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所以学生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并通过体育教学将其积极的延伸到体育课外活动中,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实践活动的情感体验的培养。因此,体育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其独特的作用。
小学教育在人生教育阶段具有知识启迪及学习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小学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基础学科,因此小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快乐教学是教师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心智未完全成熟,因此情绪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故而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应面带微笑,使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消除学生心理的恐慌及紧张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这样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便可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学生也因教师温和的态度从而提升体育学习兴趣,逐渐在内心中形成轻松愉悦的学习意识。同时教师还可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体育课堂中,使学生进行自主发挥,并锻炼学生的组织及管理能力,这样可使学生兴趣爱好得到充分体现,实现教学良好氛围建设。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一项简单任务的成功都会使得其发自内心的快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并在学生成功后,予以正面积极的表扬,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更加促进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增长,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教师在具体体育项目教学时,可适当采用竞赛的方式使学生全力以赴,在竞赛过程中还可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使学生更加重视团队合作,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摘要: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思想和理论,终身体育正一步步地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主流思想。而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民众的身体素质也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在这2方面的影响下,近年来我国高校所开展的体育教改自然就与终身体育之间产生了不小的联系。为此,本文就高校体育教改对终身体育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研究。
随着身体素质与社会进步之间所具备的联系日渐紧密,学校体育的最后一个教学阶段高校体育开始受到广泛重视,而为了能够保证这一重视所展开的高校体育教改顺利实现,正是本文就高校体育教改对终身体育的影响进行具体研究的目的所在。
终身体育概念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我国体育方针指引下,汲取以往体育普及工作发展而来的一种全新的体育理念,终身体育概念在形成中受到了我国建国初期“使体育运动普及和经常化”的体育方针及1995年国家提出的全民健身计划很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全民健身计划视作终身体育概念的前身。当然终身体育概念能够真正提出,与我国当下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民众对体育健身热情的不断提高等多方面因素也有着较大的关联。这里笔者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终身体育概念的描述与自身对终身体育概念的实际感悟,将终身体育定义为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将体育锻炼与体育学习作为一种终身活动进行,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与综合素质的目的。在我国当下的社会发展中,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开展体育学习与锻炼都很有必要,这种学习与锻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民众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对学生和上班族来说,体育运动能够较好地保证其身体素质,使其工作与学习的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对我国当下的高校体育来说,其本身属于我国体育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如果这一阶段的体育教学能够较好地传授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这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实现就将产生极大的助力。所以笔者认为我国当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如果想要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效用,就必须将自身视为我国民众终身体育实现的重要组成环节bd半岛官网,这样高校体育就能够在教学中为学生树立积极的终身体育思想,这自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会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终身体育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之间具备较紧密的联系。
摘要:在当前这种越来越国际化的社会环境中,体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具备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人们应该意识到体育教育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体育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有利于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体育运动以身体练习为基本途径,遵循身心的发展规律至关重要,如何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贯彻落实终身体育思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贯彻终身体育思想,培养中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就需要了解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其与中学体育教育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中学体育工作实践中落实终身体育思想等相关问题。
在当今社会,终身体育已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体育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上体育课,体育课是学生身体健康的保证,同时也关系到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乃至走向社会工作之后的身体状况。在中学阶段使学生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尤为重要,体育教育是每个体育教师应重视的课题。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体育概念以及终身体育理念,并加以引导以及贯彻终身体育思想。体育教育是中学教育阶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教师要提高课堂的吸引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人文素质,这是摆在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教师要培养适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要贯彻和落实终身体育思想,切实做好体育教学工作,发挥体育教学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树立终身体育观,改变教学的观念高校需坚持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即在指定阶段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认知,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习期间,而且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独立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发展体能,为终身受益于体育获得丰富的能力储备,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此外,高校还应该把终身体育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作用和重要性,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让学生把体育运动当做一种生活习惯。(二)坚持身心健康教育统一的原则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体育教育获得健康,即通过体育运动强化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在教学工作中,不仅注重对学生身体的锻炼,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把生理和心理的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在体育的理论教育中,除了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还要着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给学生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以便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问题后,能对自己进行调控和节制;而在体育的实践教育中,主要给学生传输体育锻炼过程中的一些技巧知识和注意事项,让学生的身体得到正确和充分的锻炼。这样保证学生的身心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更加的乐观和自信,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和群体。(三)在体育的教学思想上明确以自主快乐为中心从思想上明确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体育实践课应该以身体练习为主,而不是单纯的为了竞技考试。在身体锻炼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得到实际的锻炼效果,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体育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运动量,使学生体会到运动后全身舒畅的感觉,同时达到放松心情、调整情绪的目的,使学生体会到体育的独特魅力。(四)让学生主动融入到体育运动中来,成为体育活动中的主育锻炼的基本手段是运动,而运动的主体是学生本人。因此,体育活动的进行应该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现代社会的体育活动日新月异,传统的体育活动过于陈旧,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课下老师需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析能吸引学生的各项活动,并根据调查结果来调整课堂的内容和设计新的活动形式。此外,体育课要改变以前老师与学生之间一对多的课堂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杜绝教师填鸭式的教育,消除学生在传统教育下形成的惰性思想,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与创新能力,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同时,要学会理解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对于某些学生大胆组织的创新型体育活动,老师应该对他们组织的活动内容进行肯定,乐于尝试学生组织的活动,鼓励学生创造更多的新的活动方式,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师生之间真正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五)因材施教,坚持把体育的教学与学生自身的个性和能力结合在一起每位同学大多来自不同的地域,以前接受过不同的体育教育,拥有不同的体育能力和体育偏好。因此如果忽略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采取相同的活动项目。不仅会使学生丧失兴趣,还会使学生在自己擅长或喜欢的体育项目中得不到发展。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对于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体育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体育项目。(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对于有些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的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不一定要采用传统的理论课形式。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接触的知识面广,理解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可采取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侧面突击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教材、辅导资料及网上查询等途径来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重难点的问题,教师可以定期集中解答。这样可以节约讲课的时间和提高讲课的效率,让真正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有足够的时间,让教学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七)延长体育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我国高校学大纲规定的理论教学课时所占比例偏低,这与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不符。对此,学校可以适当地把体育课时做一些调整,比如在每日安排一节体育课,这样既满足体育锻炼长期性的要求,又不会占用学生太多的学习时间。另外,为了使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时数得以充分利用,也可采取布置课外预习,课外作业,有些内容可安排自习或进行问题解答等,使有限的理论课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满足部分学生对某些知识了解的需求。(八)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利用课外时间举办有关体育的比赛项目,比如每个学期可以在学校举行篮球比赛或者运动会等群体活动,这不仅满足了学生身体活动的需要,增强体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同时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自我锻炼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举办有关体育知识的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渴望和了解,使大学生活更加富有活力。(九)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新鲜的元素体育理论教法的新颖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讲课时适当地采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比如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电影、录像、幻灯片等技术手段的运用,对知识更为形象生动的讲解,使得学生更感兴趣,也更容易理解接受。对学生感兴趣的项目、问题可以采取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的方式,在课堂上探讨,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每个学生都融入到课堂中来,又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十)提高教师知识水平,让学生学到最新的体育知识提高教师的体育知识水平,体现了终身体育观理念与与时俱进思想的完美结合。因为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老师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而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深入程度和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必须做出相应改变。学校应该为教师进修,学习提供平台,积极开展体育教学研究。同时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观,树立敬业的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开展体育教育工作。(十一)建立完整的评教体系目前的高校体育教育评教体系存在目标不明确,评教方式单一等问题。终身体育教育理念下,对评教体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对学生的考核:以学生为主,结合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同时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等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进行评价。2.对老师的评教:结合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以体育知识和技能讲解的精细程度,和讲课方法等对老师的授课进行评教,老师需在第一时间对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高校只有以终身体育教育为指导思想,积极推动体育教学的改革。教会学生增强身心健康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通过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无论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都是过硬的,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终身体育就是说,在没有老师教导的情况下,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终身体育思想这一说法可以追溯到1965年,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认为教育应当贯穿人的一生,从生至死都应当受到教育的影响,此后,日本学者早川大芳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并将这种观点应用到体育中去,认为人的一生当中,体育教育要转变为一种意识引导人们坚持体育锻炼。进入21世纪之前,我国先后颁布了五部《体育教育大纲》,但是这五部大纲中着重强调体育对于生物体的作用,而忽略了线世纪之后,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才提到了加强体育素养的重要性。在如今的大学体育课堂上,所有活动的核心都是培养大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得学生在离开校园之后,仍然能够主动要求自身进行体育锻炼。
随着经济技术迅猛发展,体育文化也深深渗入人们的生活中,社会的进步与现代体育的发展相结合,形成了终身体育的思想,社会发展趋势要求高校教育者将终身体育发展为终身教育。迄今为止,愈来愈多的国家将终身体育思想作为高校的主导思想,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相近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此提高其未来的生活质量。我国现有的体育指导思想,主要是基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前苏联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青少年具体身体状况,注重课堂课外为一体。依据国家所规定的教育目标,我国高校中的体育课程都是围绕德、智、体、美、劳展开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尽管当下我国各大高校的体育课堂呈现多元化特征,但是仔细观察发现,每一种方式都有利有弊,并不能相互融合,更不能相互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将终身体育思想作为主导思想,各大高校的具体指导路线可在此之下相互交流、相互补充[2]。从另一方面来说,体育是人类专属的特殊活动形式,很多情况下是由行动本身引起的兴趣,这种兴趣产生之后会人的身体带来愉悦和健康,尤其是在终身体育思想形成之后,它将与人们的未来生活质量直接挂钩。可以说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时代体育生涯的最高级阶段,大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较为成熟的年龄段,在这一时期着重培养其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在终身体育思想当中,学校体育起到了辅助作用,它能够将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能力要求有效结合,使其受益终生。
贯彻落实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可以将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社会需求相结合,既可以打开学生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感受到体育带来的无穷魅力,认识到体育知识给生活带来的意义,使每一个学生成为自身锻炼的督促着和指导者,还可以以大带动全动,充分发挥终身体育思想的积极作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大学生在大学所接受的教育对其人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他们步入社会之后,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和使命。但是,据调查,目前高校毕业的大学生,90%左右的人缺乏体育意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追溯其根源就会发现,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育意识淡薄。如果在体育教育方面变革,使终身体育思想成为主导思想,那么上述情况就一定会有改观。自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成功举办以来,体育教育的使命在中华大地上变得更加艰巨,事实证明,我国要保证每年有百万、甚至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全民健身中来,因为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做任何事情的重要前提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下的中国特色体育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但目前各大高校理论资源并不缺乏,加上高校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把终身体育思想放在主导位置,终身体育思想的主导作用最终将得以全面发挥。
摘要:大学体育教学作为大学基础教育组成部分,也成为大学教育改革一部分,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对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作用。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基于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关系,立足大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之快乐体育,指引未来大学体育终身体育发展,探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的融合。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融合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理念,改善大学生体育课现状,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推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大学体育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笔者作为一名大学体育教师,深知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重要性,在本文分析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大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之快乐体育,指引未来大学体育终身体育发展为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有机融合路径。
终身体育是大学生在自己人生中接受体育教育和培养的总和。终身体育教学理念是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重要方向之一,旨在培养终身体育者,实现培养理想人最终目标。因此,大学生在人生各阶段都应有机安排和科学对待体育锻炼,将其作为生活组成内容,享受终身体育乐趣。快乐体育是体育教学创新思想,旨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观,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在快乐体育教学中,有机结合体育技能教育和德育教育内容,寓教于乐,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观,打破传统体育教学限制,构建趣味性大课堂,实现创新化、现代化大学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精神,侧重于大学生享受终身体育长远效益,是集育体和育心于一体;快乐体育教学改革旨在突出大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培养,注重大学生育心,全面协调育体和育心。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区别只是强调对大学生身心不同程度的培养,教学侧重点不同而已,究其本质均是基于大学生育人基本认知提出的。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在教学中,相辅相成,相互交叉,突出大学体育教学不同阶段的层次性和侧重点,结合不同阶段大学体育教学需求,选择不同的体育指导思想,全面贯穿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工作。
新的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个时代的教育不仅强调人的知识素养,同时也更加注重身体素质,也就是现在提倡的全面发展,而体育则是全面发展中的基础和物质保障,它为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也为人在其他方面的进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现行的学校体育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太过注重学生眼前的身体和体育运动状况,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这是现行学校体育教育有所欠缺并且需要改进的地方。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具有经常锻炼的习惯,并且能够保持这个习惯,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教育是一种自主意识,也是一种价值观,一般具有3个特征即广泛性、终身性和科学性。终身体育的广泛性指的是进行体育运动的对象处在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环境。它的对象选择没有任何特殊性,可以说终身体育面向的是整个社会,它不仅有益于个人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这个社会的进步。而终身性则是指终身体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从始至终,人主要经历3种体育教育即学前、学校、社会,这3个部分有着一定的顺序,并且组成了人的一生,人通过这3个阶段的体育运动实现其终身体育的计划,但不能在短期内就达到效果,它需要长期的锻炼。体育计划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体机能、所处环境都不相同,他们对应的所需要的运动强度自然不同,如果不顾及身体的实际情况而盲目锻炼的话,效果只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终身体育需要科学的检验,这就是它的科学性所在。
学校体育教育是实现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发展阶段。终身教育有3个部分:学前、学校、社会。学校体育教育处于3个部分的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相对于另外两个部分,它有以下优势:首先,学校体育教育阶段时间比学前阶段时间长,从幼儿园到大学,中间会经历较长的时间段,同时这段时间是人进行体育教育的最好最关键时间,具有十分的重要性。就像人的记忆功能有高峰,人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学习也有一段关键时期,而这个时期就在学校体育教育阶段度过。虽然人从步入社会至最后所经历的时间更长,但那时人的身体机能都有一定的衰退,这个阶段的运动锻炼也更难取得显著的成就,并且步入社会的人忙于生计,很少人有条件继续坚持较多的体育锻炼。与之相对的,学校体育教育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系统工程,例如,学校有专门为锻炼学生身体开设的体育课,包括一些基础设施、体育科学资源等条件,这些条件构成了利于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完善系统。在学校教师传授科学体育的知识并且强调终身体育的重要性的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会有更多的自主意识,他们会自我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甚至学会将运动转化为乐趣来保持这样的兴趣。基于人文关怀的学校体育教育同时也能给学生以价值观上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价值观念。学生通过接受良好的体育文化教育,能够提高对终身体育的认识,了解它的内涵,也能在日后的生活中合理安排其体育计划。
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特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观点,衍生出终身体育这一观点,并延续至今,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分支,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90年代以来体育改革发展下的一个新的概念,终身体育可以界定为人从一开始的出现到结束生命的人生阶段中伴随着的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是各个年龄阶段接受的体育锻炼、体育活动、体育教育的总和。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对各种体育项目结合自身的喜爱已有了多种的选择,学校应该借此机会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依据喜好在课余时间依然利用体育活动、体育比赛等,达到增强体质,身心健康,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目的。
终身体育应该包括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成年育、老年育、学校体育、残疾育等,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是贯彻终身体育观点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幼年时期的学校体育多是以体育游戏为主,面对的学生年龄幼小自律能力较低,要求趣味性、活泼性、寓教于乐性,多结合幼儿时期的身体特点展开,也加强身体的健康,在8~23岁的青少年学校体育中,伴随着懵懵懂懂到逐渐有自己的喜爱的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的内容也逐渐增多,不但有体育游戏、体育比赛、还有运动解剖学、体育理论知识,体育课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伴随着他们的整个学生生涯,对其终身体育的贯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延伸的作用。在学校求学阶段,学校通过开设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点,在学校体育的各个阶段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开设不同有针对性的课程,并且体育教师也要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技能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通过体育课程增强自信心和体质,体育活动可以很好地缓解学习的压力,起到放松休闲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育。学校开设体育课程,提供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学生利用闲暇时间通过体育比赛或者体育锻炼,放松自我,发展自我,同时学校提供平台,让学生联谊举办体育比赛、表演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达到了体育锻炼的目的。学校体育承载延续发展终身体育的观点,起重要的作用,在求学阶段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且借助参加体育活动或者观赏体育比赛,达到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休闲放松,培养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在热爱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发展了终身体育的观点。
终身体育观念旨在人出生到结束生命的过程中自愿参加的与体育相关的体育锻炼、体育比赛、体育活动等,强调的是时间的长度,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成就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并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进行锻炼,缓解释放压力。
中职生这个阶段,其生理和心理发育趋向成熟,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意识变强,但是由于中职生身体发育、个人心理因素、参加体育运动动机等方面的差异,男生多会选择运动较激烈的球类运动,女生则会选择运动量较小或有助改善身体形体的运动项目;中职生对于自己喜欢的项目会积极参与,反之会出现应付和逆反心理。中职生接受体育的能力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经常参加运动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在短时间就可以掌握教学内容,而仍有很多人不能够掌握运动技术,久而久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中职体育教学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学生心情好的时候,学生会积极参与运动,在学生情绪低落时,学生就会厌烦运动。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和终身体育教育开展。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是中职生终身体育教育的执行者,中职体育教师除了具有体育教师个人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丰富的体育常识和锻炼常识外,还要能根据中职生特有的行为、心理,创新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然而,个别体育教师只专注于专业队的训练和管理,忽略了自身业务的提高,很多中职体育教师教学态度不认真,没去了解中职生心理,体育课让学生自由活动,有的甚至完全失去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
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育课,充分应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加强学校体育的管理,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条件》的落实。针对我们中职生阶段终身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培养中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提高中职学生参与运动和自我锻炼能力。体育课的正常进行是要依靠学校政策和领导的重视,只有学校领导重视体育教育,加大体育教学投入,才能够使终身体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得以体现。学校重视体育教学和活动,重视被看成是“职校生”体育教育,中职学校体育才能发挥其教育作用,中职体育教学才能够正常的开展,中职体育教师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教育事业中去。体育场地、器材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合理有效的利用好体育场地bd半岛官网、器材,开展体育教育与活动,不仅提高了中职生身心素质,也可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使其终身受益。体育场地应该综合利用,如排球场可以改成排羽两用场地,体育馆可进行篮球、排球、羽毛球等教学场地。体育教师应该利用学校的一切体育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拓展自己的知识,传授学生更多的体育知识。
(1)不要忽视中职生的体育健康常识教育。体育教学不仅是传授体育运动技术、技能,还要传授学生体育健康常识。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室内体育课进行健康常识讲座,体育理论课突出以学生终身受用的体育知识进行传授,使学生感到有知识可学,用得上,有兴趣,愿意学。并切实指导他们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借以提高其终身体育的意识。(2)培养中职生体育兴趣。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直接影响的效果,只有学生对运动产生强烈的兴趣,才能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中职生运动兴趣要从中职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入手,对于男生,采用激烈对抗的篮球、足球等教学较受欢迎,对于女生则进行健美操、形体训练、游戏等较好些。中职生一旦产生了运动兴趣,就会主动参与运动,对提高体育教学有着重要作用。(3)培养中职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与运动习惯。中职生自我锻炼能力较差,没有养成主动的运动习惯。体育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自我锻炼的方法,更要唤起学生参与运动的动机,经过反复教学、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一整套自我锻炼方法,久而久之成为一种运动习惯,养成了运动的习惯,学生就会终身受益。
(1)中职体育教师更需要加强体育教师基本功。体育教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启蒙人,他们担负着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等任务,对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起着直接的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要加强基本功练习,掌握更多的体育健康常识和健身方法,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真正投入到体育事业中去,为广大学生服务。(2)中职体育教师更需要改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体育课内容。体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何发挥体育教师“主导”作用也是体育长期思考的问题,教学方法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教学内容应根据中职生所处阶段和生理、心理特征进行合理安排,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内容,以其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幽默,教师人格魅力较强,往往会使体育教学更为生动,学生更容易接受。(3)发展中职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学校特色体育项目是学校体育文化的体现,以广大学生为中心,特色体育项目在大部分学生共同参与下才能够得以实现,一个学校可以有几个特色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羽毛球bd半岛官网、乒乓球等,只要场地器材允许,学校领导重视,体育教师积极,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完全可以开展起来,这样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运动,促使营造强烈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
总之,中职生阶段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是中职生提高身心素养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终身体育教育对于中职生的一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中职体育教学可以使中职生学会体育健康常识,学会自我锻炼方法,养成运动的兴趣与习惯。因此,重视中职体育教学,合理有效利用体育场地设施,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提高中职体育教学整体水平,开展终身体育教育,使每个“中职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