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dao.com乐见非遗从意义保护到生活保护“银壶是一项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巧妙地结合了包括书法、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领域的设计。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喜欢自己制作饰品半岛官网,融入独特个性,这对非遗技艺的传承大有益处。”近日在艺术金陵发展前瞻研讨会上,银器艺术家介绍了金银细工国家级非遗手作坊是怎样与青春共鸣的。
“老手艺”一点也不老!在2024年“水韵江苏·乐购非遗”活动现场,省内1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共6000余件非遗产品集中亮相,不仅“看得见”,而且“尝得到、能体验、可带走”,吸引了众多游客。“老手艺”在线上也很受欢迎。苏州缂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入驻抖音以来获赞无数,缂丝和日用品、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结合,全年销售额达180万元。
“老手艺”绽放新魅力,彰显了喜人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从意义保护走向生活保护。“意义保护”是侧重挖掘价值。非遗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蕴含着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生活保护”是力促非遗与现实生活互动。非遗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中才有生命力。意义保护是前提,生活保护是根本。两者相得益彰,非遗就能因满足百姓物质和精神需求而大放异彩。
南京绒花因上央视《新春非遗之夜》越发“火”了。据报道,绒花工作室已经不缺订单,某些订单从下单到拿货甚至要一年之久。从“抢救绒花技艺”到“一花难求”,要归功于文化自信的日益增强,也要归功于非遗的“再创造”。时代在变化,大众审美也在变化。非遗传承人将当下流行审美作为绒花配色基调,把水墨画表现方式和绒花制作手艺结合起来,设计出诸多新样式,博得广泛赞誉,“头花精美灵动,胸花典雅雍容,动物呆萌可爱,瓶花古朴典雅”。可见,“生活保护”绝非“一成不变”,而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把传统技艺融合到现代化产品中。
权威数据显示,2024年端午假期南京共接待游客549万人次,同比增长16.8%,文旅消费金额31.7亿元,位列省内第一半岛官网。非遗活动入街区,为旅游业注入了活力。1912街区“金陵陶印”、熙南里街区“金陵竹刻”“南京剪纸”等,都给了游客美好体验。如今半岛官网,真实生活已成旅游吸引物,“老手艺”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坚持“日用即道”设计理念构造产品功能,在深度融入旅游业中兑现非遗价值,有着无限空间和可能性。
南京非遗资源非常丰富。在277项市级非遗项目中,5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3项列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6项列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坚持从意义保护到生活保护,南京必将书写人文经济发展的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