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综合体育第27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述评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和科研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在成都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与会代表及会议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第27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经过两天的大会论坛、主题报告、大会报告、专题报告,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成功。我谨代表大田协科研委员会,对关心、支持这次大会,为大会胜利召开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科报会的成功举办,特别是向获奖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承办本届科报会的成都大学体育学院,以及科报会学术委员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届科报会恰逢《体育之研究》发表100周年、“每天锻炼1小时、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口号提出60周年、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2007]7号文件)出台10周年。以“重温历史事件,思考其精神实质bandao.com,反观我国当代体育”为主题,展示丰硕的成果bandao.com,让正确的体育意识引领中国体育发展,是对我国高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又一次全面检阅。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科研工作者,以中央7号文件、国办发53号文件和国办发27号文件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体育科研水平,为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促进高校体育工作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7年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征文工作于2017年3月1日启动,征文范围包括田径教学与科研、训练与竞赛半岛·综合体育、文化建设与医务监督,以及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教学、课余训练等有关问题、学生体质与健康、阳光体育运动等19个方面。截止5月20日,共收到109所高校、科研所等单位的291名作者报送的316篇论文。
为开好这次大会,经主办单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同意,成立了大会论文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由12名专家组成,共划分为五个评审小组,分别是:1、学校体育宏观理论、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理论小组;2、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田径运动小组;3、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告示牌运动队建设小组;4、运动科学小组、5、学生体质、心理健康与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小组。
论文评审本着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采用双盲法评审,接受论文申报期间用了大量时间对所有论文正文进行检查并进行查重,对其中出现作者个人信息和单位的字样进行处理,克服人为的干扰半岛综合,保证评议结果的客观和公正性。
评审会议于2017年6月15日-17日在江西宜春学院进行。共评出了288篇高质量文章进入会议报告。
参加会议的代表共计120人,包括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学校体育研究人员与管理人员、还有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学生等,2位特邀专家进行了主题报告,14人进行了大会报告、94余人进行了专题报告。
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就“《体育之研究》”、“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中央7号文件”等历史事件进行回顾与辩论。
专家们从早期体育思想形成的渊源、《体育之研究的历史价值观》、体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体育、人民、体质,六个字,三个关键词,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勾勒出体育思想的基本内涵,“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是深刻洞悉中国体育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判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认识体育之根本,适应体育之根本,引领体育之根本,对“体育之研究”重温学习与剖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大逻辑。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家、改革家、教育家总是能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以简洁凝练而又内涵丰富的语言,揭示事物本质半岛综合体育官网。用《体育之研究》来阐释和定义百年前中国体育所处的阶段,这当中透射出的深邃历史的眼光和战略定力半岛·综合体育,扫清了人们思维上的迷雾。对中国体育怎么看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了鲜明回答。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体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动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程杰教授谈到100年过去了,世界沧桑巨变,岁月斗转星移,始终没有抹去这篇经世之作的光辉,相反,经过时间的沉淀,青年的爱国情怀、远见卓识和钻研精神让人油然而生敬意。反复研读这篇著作,切中时弊之处使人警醒,鞭辟入理之处引人深思,超凡脱俗之处给人启迪,其思想精髓一直指引激励着人们,至今仍然值得研究学习。
“每天锻炼一小时”几乎是每个学校体育文件必提的要求,学校之外,这七个字也是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词汇,清华大学要求学生做到。
1958年,周总理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口号,这是对全国体育工作提出的要求。而最早出处是在1957年由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成为了清华人的口号,更是浓缩成清华体育精神的话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学子。
马新东教授以他在清华大学工作的经历和感受,给我们讲了很多清华园的体育故事和独特的体育文化,回顾了从马约翰的体育情怀到“无体育、不清华”的整体价值观,从历任学校领导重视到清华第一堂体育课新生入学教育的传统形成,从重视体育、崇尚体育的标志到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从清华体育的引领到强调加强体育锻炼,从清华目前共有40个体育类的社团协会、43支清华体育代表队和由42个项目的比赛组成的综合赛事“马约翰杯”,到清华大学恢复延续大一新生“四点半”强制锻炼的传统。成为荣誉和烙印,强调科学锻炼,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国家负责。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郝光安教授从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出发。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bandao.com,也比对了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体育的异同。他提醒我们应清楚地看到: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
目前全国高校2529所,其中本科院校1202所,为什么鲜有大学跟风?是不想学、学不会,还是不愿意学……?清华大学体育工作可以学习借鉴,但不可以复制。
专家们从“中央7号文件”颁布的背景、十年来的落实情况及变化、学校体育存在问题与未来走向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中央7号文件”颁布10周年,专家们高度肯定文件颁布以来学校体育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也提醒同时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和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危害。郝光安教授谈到教育系统、体育系统、体育教师、体育人要加强自身修为的建设,规范行为理清思路,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寻找短板,明确目标,固本强基、把握规律、讲究方法,不忘初心,勠力同心,砺砺前行。体育课将重建“三基”课堂,切中时弊、振聋发聩。王宗平教授从中央7号文件出台的背景出发,谈到颁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专门针对青少年体育工作出台的最高规格文件。“中央7号文件”的颁布向全社会发出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动员令,是我国新时期学校体育大力发展的开端,而文件本身也成为指导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完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的主体,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0年来,以“中央7号文件”为开端,党和国家把学校体育摆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从建设完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上入手,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使我国学校体育的地位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也指出学校体育的文件可以说是各个学科中最多的,学校体育不缺文件也不缺抱怨,缺的是转变‘重文轻武’思想,缺地方政府学科均衡、学校重视、家长支持和老师担当,更缺其他学科的退让”。当前形势下,学校体育文件真正落地,路程仍然还很艰辛漫长。
与会代表与专辑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启发代表们进步,思考学校体育半岛综合,搭建交流平台,增进了交流互动,互学互鉴。
大会邀请了2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作了其相关研究的主题报告,展示了当前国际国内在田径训练、动商理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各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以及在校研究生、博士生、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王宗平教授就《关注动商——关切学校体育热点问题》进行了报告,为我们带来新的理念。倡导动商与智商、情商并重,突出动商的基础地位和对智商、情商的特殊作用,提升体育的层次,从而引发全社会对体育的重视,更好地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并与大家分享了动商与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学生体质、校园足球、素质教育、创新、广场舞、马拉松等体育与社会热点问题。报告时长两个半小时,表达了情怀,启迪了思维,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首肯和掌声。
李庆教授作为国际知名教练,培养出了眼睛飞人胡凯、张培萌等众多知名短跑名将,他在大会上就《田径周期性竞速类运动项目训练若干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比较了中、美、英三国周期性运动项目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并结合优秀短跑运动员(张培萌、博尔特、布雷克等)多年训练步长、步频的变化情况、中外男子800米运动员步长步频的数据,以及第三十届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部分运动学数据,从而提出了“在青少年运动员具有较高专项动作频率的基础上,应优先发展动作幅度”的结论,并由此引发了对传统短跑力量训练的思考,进而提出了“拉长—缩短周期的肌肉工作形式是短跑运动的主要用力方式”和“加强级跳和跳深训练的比重”的训练思路。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李教授还分享了与其所带博士的最新研究成果,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叹和经久的掌声。
本届论文报告会录用论文中,总体来看,选题在新意、研究在方法、成效在亮点。具体表现在:学校体育学科研究视野明显拓宽,研究方法有所改进,选题针对性逐步加强。
表现研究课题内容和成果时,研究既有面上的概括,也有点上的展开;既有定性的分析,也有定量的分析;既有数据的统计,也有案例的叙述;既有理性的思考,也有实际的操作,对以前很少有人关注而又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由单一走向多元,质性研究方法也有应用。并分别从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和伦理学等不同的视角进行探索,使这次科报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本次科报会大多是围绕高校体育改革进行选题与研究的,如许万林教授《大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原因剖析与思考》,蔺浩教授《高校体育教育服务满意度研究》,黄钊林《广东省普通高校田径运动队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再如李承维老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成效》,杨君建《京津冀地区普通高校田径课程开设现状与对策研究》,杜文老师《四川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现状调查研究》等,从改革实践中汲取营养,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用实践中总结出来理论、方法和运作模式来佐证自己的研究主题,进而推出结论,很好地把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反映了当前高校体育改革的现实需要,提高了论文的实用价值,丰富和发展学校体育理论。
本次科报会继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围绕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不少新的课题,如学校体育的立法保障、风险管理、以及学校体育与体育强国建设等。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将使学校体育在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总体水平高。如魏磊博士《美国中学体育竞赛特征及启示研究》、姜伟《大学生体育安全的概念重构及保障性规范探索——以运动“猝死”现象为研究视角》、陶涛《高校健美操人力资源服务社区体育的研究》、李贵森《基于人脸识别的田径运动会检录系统的开发》等。
从报送的论文来看,虽然研究成果还缺乏重大的突破,但科研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首先是,研究方法有所进步,系统研究方法、比较法、实验法、调查法得到了较多的运用,提高了论文的科学性;其次是,论文的实用价值得到了普遍提高,假大空的论文基本消失。
大田协科报会出现了学者年龄越来越年轻,学历越来越高的趋势,具体表现在,随着各高等学校体育办学层次的提升,出现了一大批的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在读研究生和硕士、博士生,这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你们的到来,不仅充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而且增强了体育的研究力量,丰富了研究成果。如李博的《基于Cite Space Ⅲ的我国体力活动研究计量学分析 》邸建勇博士《田径运动成绩的灰色系统分析》、游娜博士《周期性训练在100米跨栏中的应用》等。
虽然本届科报会论文总体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缺乏对当代学校体育全景式、整体性的深度思考,缺乏纵深的理论分析,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偏少,应用基础和开发性研究相对薄弱。主要的问题包括:(1)常规性选题较多,新颖性不够;(2)研究方法较单一,综合运用方法不足;(3)基础理论研究较多、应用研究、开发性研究较少;(4)作者单兵作战较多,合作研究较少;(5)对国外理论引介较少;(6)研究结果的分析不够深入、严谨性欠缺。(7)论文报告时,个别代表ppt制作不够理想,没有从听报告人的立场角度出发,不能准确反映报告人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依据理论和研究内容,不能反映报告人的线)报告人不能严格控制报告时间。
各位代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找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切实分析目前的现状和发展空间,形成推进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的措施保障,点透问题、攻克难题、全面破题,不畏难,直面难,善解难,学校教育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发展之路,使学校体育的科研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使学校体育科研为学校体育的科学、健康发展服务,也为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