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综合红跑道背景资料采访的最后,谈起拍摄《红跑道》的最大感想时半岛综合,干超导演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参加美国SILVERDOCS颁奖典礼时,刚刚进关,就有一位海关官员问,你是来参加电影节的?是。你是导演?是。你这回拍的片子是悲伤的还是快乐的?呃……大概是有点悲伤。他眼珠翻了一下:你们导演为什么总是拍让人难过的东西?我时常在想,为什么我们的纪录片总是给别人悲伤的感觉呢?难道就不能带给观众一些阳光吗?《红跑道》得到的诸多肯定,也算是有一个快乐的结尾了。”
说起《红跑道》的缘起,干超导演表示,这完全是一次“偶然的相遇”。“那次去打羽毛球,偶然地得知卢湾区少体校的体操队也在那里训练,我一推开训练馆的大门,扑面而来的是满眼的红色,训练馆里到处是上下翻飞的孩子们,这一幕情景着实令我惊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此后,干超默默地关注体操队的这些孩子们相当一段时间,其间,他看到了孩子们的种种个性,包括初到体操队而表现出的新奇兴奋、训练的艰苦而留下的滴滴眼泪和受到教练鼓励而绽放出的灿烂笑容;同时在与孩子们的聊天过程中,他又看到了体操队孩子们身上的共性——执著半岛综合体育官网、努力和超乎年龄的坚忍。而这些元素的汇聚,催发出干超拍摄《红跑道》的最初念头半岛综合。
而从技术角度来看,细腻流畅,富有逻辑的剪辑也是该片另外一个亮眼之处。《红跑道》的剪辑师是一位久居中国的荷兰剪辑师,他之前的作品已经给干超导演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位学数学出身的剪辑师,以他独有的眼光和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短短的十几天里就完成了《红跑道》的大量剪辑工作,并且其最终效果得到了诸多评委的一致好评,为影片的最终成功着实增色不少。可以说,正是以上种种精彩元素的汇集,最终成就了这部“十连冠”的精彩纪录片半岛综合。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值得记忆的起点,但我们最终成为今天的我们,是因为走在一条没有尽头、也没有退路的跑道上。那么,这条跑道是由什么铺成的?
最初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就是一次次被孩子的纯真、乐观和勇敢所打动。这让我想到自己小时候孤单的童年。我想他们大概有时候也很孤单,比如爸爸妈妈不来接他们,比如他们练得满手伤痕,比如大人们将自己的意志加之于他们的时候。但孩子们有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贯穿于他们的生活和训练。
对于集团领导提出的“打造纪录片创意产业基地”的口号,干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要打造纪录片产业基地,有两个方面是必须做到的;一方面,我们的纪录片生产要形成一定的制作模式,产生集约效应;另一方面,我们的纪录片销售也要引入一系列成熟的运营理念和操作模式,加强与国际知名片商的合作和交流。”
从节目生产的角度来说,虽然目前我们的纪录片生产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数量,但是其生产模式还是相对单一和独立的。如何形成一种产业化、模式化、相对固定和高效的创意生产方式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bandao.com,从节目营销的角度来说,中国目前纪录片的销售模式还停留在“卖节目”的初级层面,国内市场还很不成熟。要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在世界上发出中国纪录片的声音、打响中国纪录片的品牌,还需要我们采取如引进专业纪录片整体销售和运作模式,突出“版权”理念,加强与Discovery半岛综合、国家地理等专业纪录片生产运营机构的全面合作等多种手段。
事实证明,此次《红跑道》影片的合作方式是十分成功的,它既解决了影片的制作费用问题,同时也为影片的海外发行和播出拓展了全新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此次的合作促使集团制作的精品纪录片在欧洲乃至全世界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打响了“SMG制造”的品牌,这一点与《红跑道》的国际奖项“十连冠”具有同样非凡的意义。
美国SILVERDOCS颁奖典礼上,评委读到我的名字。美国时间下午5点半岛·综合体育,和中国整整12小时时差。我带着如同梦游的表情,拖着昏昏欲睡的身子上台。看着台下热情鼓掌的大叔大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我能说英文,但我现在没法用英文思考。如果我说了奇怪的话,你们得原谅我。一周前抵达美国的时候,海关官员问,你是来参加电影节的?是。你是导演?是。你这回拍的片子是悲伤的还是快乐的?呃……大概是有点悲伤。他眼珠翻了一下:你们导演为什么总是拍让人难过的东西?今天站在台上拿奖,也算是有一个快乐的结尾了。这个奖是献给体操队的孩子们的,不是因大人们强加的所谓理想,而是为孩子们有如水晶奖杯一样纯净的心。”《华盛顿邮报》第二天说:“一个不带翻译的中国导演以诚挚的发言获得全场最长时间的掌声。
干超导演告诉我们,此次与德国NDR合作拍摄的《红跑道》也开创了集团纪录片制作的一种全新合作模式。一次偶然的机会半岛综合体育官网,德国NDR的一位投资人找到干超导演,表示十分喜欢他之前的作品,希望与他进行合作,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德方出资,我方进行拍摄剪辑的最终方案。最终,影片成型后在中国与德国播出均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和社会影响。
同时,自身的童年经历也是干超想要拍摄《红跑道》的另一个动因。生在上海,从小在四川广元长大的干超,回沪后无数次想回四川看看,但总也鼓不起勇气。当他看到5·12地震之后,曾经居住的小山沟却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时,他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要为这些一直默默刻苦着、忍耐着的孩子们留下些什么,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够通过这部片子回忆起自己艰苦又阳光的童年点滴,在脑海中记忆下自己曾经的努力,这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此次的《红跑道》有几个特别之处,首先一点就是没有采访、没有解说,没有人物标识,仅仅用“场”来讲述故事和人物。若干个片断充实起每个人物、若干个小节搭建起整个故事、若干个场景描绘出整个影片,“场”的概念贯穿全片半岛综合体育官网,成为了《红跑道》最为核心的镜头语言。
与此同时,因为拍摄时人员和技术的限制,导演在整部影片之中始终用静态的镜头反映动态的画面,剥离了许多主观镜头,用完全客观的表述方式描述了孩子们的欢笑、泪水和艰辛。正是由于这种完全客观的拍摄视角,使得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融入自己更多的个人感情,引起共鸣。而这也正是各大奖项评委眼中《红跑道》一片最难能可贵的亮点。
我慢慢感受到,我是一个有局限的导演,我只能拍我由衷爱着的人物。拍到后来,我们一踏进体操馆,孩子们就会奔过来抱住我们。所以这部片子,不仅是关于他们的,也是关于我们自己的。
我特别喜欢其中的两幕:一个叫邓彤的小女孩,她体操练得不好,可能是队里最差的,经常受到教练批评,她也因此很没有自信。但在图画课上,她却得了第一名,她拿着老师奖励的金牌偷偷走到隔壁的房间里照镜子。那是一块假的金牌,可是触动了她内心被湮没的希望;还有一对双胞胎兄弟,都留着小辫子。家境不好,他们成了家庭唯一的指望。比赛前,教练让他们剪掉留了8年的辫子,以免影响裁判的打分。在去理发店的路上,老大突然说,我不要冠军,我要辫子。孩子们不是不会反抗,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像成年人那么直接。一个是得到金牌,一个是失去辫子,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在体制里形成自己人格的过程,恐怕不能仅用快乐和悲伤去概括。
的确,如今国际上能够夺得大奖的纪录片大多是以反映社会问题为主要题材的。但是《红跑道》无疑是我们的纪录片人带来的一缕永恒的阳光,正如干超在采访伊始就告诉我们的,这部影片是献给体操队的孩子们的,记录着他们童年的笑脸、眼泪和他们有如水晶奖杯一样纯净的心。同时,我们也希望《红跑道》能给广大观众带去一片阳光,捎去一份温暖。
《红跑道》十连冠了!!!第68届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The George Foster Peabody Awards)4月1日正式公布了本年度的获奖名单,由纪实频道和德国NDR联合制作的纪录片《红跑道》荣获该奖项!这是《红跑道》继获得上海电视节、巴塞罗那国际纪录片节、萨格勒布国际电影节、美国电影学院SILVERDOCS等国际大奖后,第十次举起具有相当分量的国际奖项。对于《红跑道》的一系列优异表现,番茄小编特别采访了该片的导演——纪实频道副总监干超,他向我们展现了作为一名年轻纪录片人所特有的思想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