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综合体育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下)高青旺,男,汉族,1951年10月生,安徽省滁州市皇甫山林场退休职工;高红,女,汉族,1977年12月生,安徽省滁州市皇甫山林场护林员。二人系父女。
“皇甫山和林场养育了我们,要懂得感恩……再难也要把所有山头种满绿树。”高青旺、高红一家四代传承坚守山区,接力祖辈承诺播绿护林,让6万亩荒山变林海、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谱写了江淮分水岭上的“塞罕坝精神”。
1957年,高青旺的爷爷举家从肥东县迁到滁州市皇甫山,加入植树造林大军。小时候,高青旺就常听爷爷讲起这段艰辛故事,“要把所有山头种满绿树”的诺言也深深扎根心底。就这样,他追随爷爷、父亲,成为一名造林工人。每天天不亮,他肩挑背扛树苗上山,至少栽种600棵。寒来暑往,育苗、看护、刨坑、栽树……许多人嫌太苦太累离开了,但他扎根深山,风雨无悔。1985年,为救两名伐树工友,他被大树砸中,因公致二等甲级残疾。可他不居功、不放弃,转岗干起了瞭望员。他18年植树造林,亲手种下超过35万棵树木;23年瞭望护林,6万亩森林未发生一起火灾。
1998年,在父亲动员下,年轻的高红接力祖辈承诺,放弃进城生活机会,成为林场的正式职工、唯一的女护林员。她刨坑栽树、巡山护林,样样不输男子汉。怀着热爱和对诺言的坚守,她在护林员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她和林场职工结婚、生子,扎根在了皇甫山。她在所看护的4000亩林区来回巡查,排除着有损林场的“失火”“偷树”等隐患。如今,她的儿子马永就读于滁州旅游商贸学校,以后的路,高红也有打算,“我想让他毕业后也回到林场来。”
正是以高家四代人为代表的林场人60多年的坚守与奉献,让曾经贫瘠的皇甫山荡起万顷林涛,森林覆盖率达96.1%,涵育着1000多种动植物,保存着江淮地区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原始次生森林景观带。
高淑贞,女,汉族,1965年2月生,中员,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党总支。
20多年来,高淑贞坚守“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承诺,带领2个“贫困村”“问题村”,走出一条“抓党建带全局、抓班子带队伍、抓民生奔小康”的乡村振兴之路,被誉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领路人”。
1995年底,正在中学任教的高淑贞,经镇党委任命,担任东太平村的党支部。经过五年艰苦奋斗,她带领村民干纺织、建烧窑、抓养殖,修通柏油路、用上自来水、架起新电网,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改变了村里的落后面貌。高淑贞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女能人”。
2004年,高淑贞担任三涧溪村党总支。上任以后,她郑重作出承诺:“绝不辜负党组织的信任和重托,一定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为了这句承诺,高淑贞一干就是15年。她带领村两委成员从落实“三会一课”抓起,开展“党旗飘飘映四邻,四邻联动党放心”和“亮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等主题活动。开通村干部24小时值班热线多人的党员为民服务队,村干部当起服务村民的员。逐步规范起村两委班子管理,用真情服务赢得村民认可。高淑贞常说:“咱这个班子要想让老百姓信咱,跟咱干,就得把承诺的事情一件一件办好。”为给村里修路,她个人向亲戚朋友借款,又用自己的房子办抵押。她天天在工地上,连续几个月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过一顿安生饭。为带领村民致富增收,高淑贞带领大家招商引资、腾笼换业,盘活10家企业,引进70家企业,建起农业生态示范园、采摘观光园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等,村集体由负债60万元到收入26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6万元。
经过高淑贞和大家的努力付出,“问题村”变成“全国法治示范村”“全国平安家庭创建先进示范单位”“省级文明村”。如今的她,依然在岗位上扎实工作、服务群众,坚守着“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承诺。
高淑贞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山东省“担当作为好”、山东省优秀党员等称号。
郭建华43年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地坚守一个信念“为农民放电影”,把为群众放一部好电影、让群众看一场好电影,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
从上世纪70年代当上农村放映员至今,郭建华已从业43年。她从拉板车、抬机器、走村串乡做起,与乡亲们结下不解之缘。她说:“只要乡亲们喜欢看,俺情愿当一辈子乡村放映员!”在当一线万多场。在当站长和公司负责人的24年里,她带领工作人员放映14万多场。
郭建华将服务领域扩展至脱贫攻坚。她带领放映人员深入7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29个贫困户较多的非贫困村,三年建立100个农村扶贫电影放映点,放映电影近万场。她创新性推出的“菜单式”放映模式被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作为优秀案例向全国推广。
郭建华放映过无数影片,让她刻骨铭心的还是《焦裕禄》。她说自己坚持为群众放电影的原因,源于电影《焦裕禄》里“焦拉着板车在风雪中给老百姓送救命粮”的镜头,正是焦裕禄精神激励着她一直坚守。她说:“今后我要组织放映更多更好的优秀电影,为群众送去更丰富的精神食粮,让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颂。”
席世明,男,汉族,1975年11月生,中员,生前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招商局副局长,天津市静海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技术管理科科长。
“和维吾尔族老乡一起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他的援疆承诺。两年来他踏遍于田县所有村庄,奔波在脱贫攻坚一线,通过招商引资,极大改善了数万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用热血和生命践行了援疆人的诺言。
牢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的进疆誓言,他义无反顾奔赴援疆第一线。席世明的母亲年逾八旬、儿子还在上小学,他是家中的顶梁柱。2017年2月,席世明克服家庭困难,成为天津市第九批援疆干部,担任于田县招商局副局长。从渤海之滨到昆仑山下,跨越万里,只为履行一份庄严的使命。他心系群众、苦干实干,结合于田脱贫实际和发展需求,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和提高配套服务水平,多次赴内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践行“和维吾尔族老乡一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援疆承诺,他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多名客商走遍当地所有村庄,从项目选址到落地,他亲力亲为、负责到底。天津农产品企业在于田各乡建的合作社,距他住地近的15公里,远的40公里。每次运货,他都会赶到现场,和工人们一起把几十吨的货物装上车。苦心人天不负,2017年以来,于田县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7个,到位资金21.59亿元,新增就业人数15394人,改善了当地群众“无地可种、无业可就、无工可打、无以脱贫”的现状。在他一次次风雨兼程、不遗余力的奔波中,群众看到了一名援疆人践行诺言的坚定信念。
2019年1月6日,席世明在帮助企业装运了30多吨农产品后,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8天后去世。从患病到去世期间,自发到医院探望或以各种形式转达慰问心意的维吾尔族老乡多达千人。在他们心中,席世明不仅是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好干部,更是用生命践行援疆承诺的亲兄弟。
黄凌燕恪守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以诚待人、以信取人,履约践诺、言行一致,致力于发展农村电商,销售海南原生态、无公害的本土特色农产品,不仅让好产品有了好销路,还帮助不少农民脱贫致富。
海南很多农户以种果蔬为生,但苦于市场销路不畅,收入一直较低。为了帮助乡亲们实现脱贫致富,2014年,黄凌燕返乡创业致力于土特产品的销售。
2017年9月,黄凌燕得知亚欠村种植在山坡上的香粉蕉由于风吹日晒,蕉皮有黑斑,外表不美观半岛综合,导致销售困难。为了打开销路,黄凌燕决定依托“互联网+农业平台”,通过免费品尝等方式进行推广。另外,她还抓住了香粉蕉不打农药、天然种植、口感好、甜度高的优势,以“原生态农产品”扩大了销售,使香粉蕉的收购价由原来的每斤0.8元提升到2.5元,当年就带领亚欠村49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2019年初,受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陵水当季的辣椒价格低迷。黄凌燕接到求助电话后,从开始帮助个人销售辣椒,到最后遍布本号镇、提蒙乡等乡镇的几十户都成为黄凌燕的收购对象。经过近3个月的集中收购,黄凌燕解决了贫困户的辣椒销售困难,却为此亏损了20多万元。她说:“因为当初答应了,那就一定要做到!”
为了提升“消费扶贫”品牌影响力及扩大销售渠道,2018年10月,黄凌燕在政府扶持下,通过在陵水高铁站广场开设了陵水特色产品体验店暨消费扶贫体验店,建立“候鸟”微信群,积极出谋划策帮助贫困户拓宽销售渠道。开店仅半年,体验店已累计销售贫困户种植的地瓜约11万斤、香粉蕉约5万斤、芒果约4万斤。
康全鑫,男,汉族,1963年8月生,中员,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全鑫超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康全鑫从事日用百货零售行业30余年,秉持“以诚取信,以信取胜”理念,从未卖过假货、次货、过期货,从未发生过一起质量投诉,以保质保量、价格公道、童叟无欺,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和口碑,用诚信为事业点亮明灯。
1993年初,康全鑫到石家庄进货,由于资金不足,他给批发商写下1300元的欠条,并约定还款时间。还款期临近,生意又亏损,他为按时还债,毅然卖掉了一家六口正居住的三孔石窑洞和家里唯一值钱的黑白电视机。当赶到石家庄还款时却赶上市场搬迁,找不到那位批发商了。此后8年,他每年都专程去几次石家庄,找遍所有的批发市场,终于在2001年找到那位批发商,还清了欠款。2008年,为保证合作建设的办公楼如期建成,他人生中第二次为履约卖掉房子和车子,一家人住进职工宿舍,最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以行动践行承诺。
2012年10月的一天,康全鑫在超市巡查时发现顾客落下的一个钱包,里面装有2000元现金以及工资卡、等证件。他赶紧组织员工多方寻找失主,最终将钱包物归原主。大家都说:“在全鑫超市买东西,不用担心质量,丢了东西能找到,让人放心。”公司的一名采购员私自借了20多家客户共计18万余元后不辞而别,康全鑫得知此事后,主动用自己的钱还清所有客户的欠款。这些客户感慨地说:“康全鑫有担当,这样的合作伙伴值得永远珍惜!”
近几年,零售行业受网购冲击,很多同行裁员、减薪压缩成本。但康全鑫却承诺:不裁员、不减薪,哪怕少挣钱、不挣钱,也要保障大家的生活。从最初的地摊小哥、小商店老板,发展到拥有5家连锁超市、1个配送中心、经营面积7800余平方米、职工280余人、总资产达3000余万元的民营企业家。康全鑫说,企业发展的秘诀就是四个字——诚实守信。
康全鑫荣获中国诚信企业家、陕西省优秀党员、陕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登“中国好人榜”。
梁菲坚持一声承诺,一生践行:一句“我来当您孙女”,为孤寡老人养老送终;一句“我陪你长大”,陪伴孤儿成长成才;一句“我帮你撑起这个家”,减轻困难家庭经济压力。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她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思政课堂上的道德宣言。
梁菲关注孤寡老人,践行着要为她养老送终的诺言。2012年3月2日,梁菲认识了独居20年,身患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钟婆婆。梁菲下决心要照顾这位老人,对她说:“您就把我当作您孙女,我一定为您养老送终。”她为老人购置手机,便于随时联系。老人80岁生日那天,梁菲亲手制作了生日蛋糕。钟婆婆突发心脏病住院期间,梁菲端屎倒尿,忙前忙后。老人病故,梁菲和家人为她操办葬礼,让她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
梁菲关心孤儿成长,信守要陪她长大的诺言。2012年4月,梁菲在新闻报道中得知女孩欣欣的遭遇:母亲离家出走,父亲遭遇车祸身亡,暴雨冲垮了她和祖父母住的房子。梁菲主动找到她,说:“你放心,姐姐一定养你长大。”每到周末,梁菲就把她接到家中,为她辅导功课,教她自立自强。在梁菲的精心照顾下,欣欣考上了师范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了一名思政课老师。
梁菲关爱困难家庭,兑现帮她们撑起家庭的诺言。2014年12月,梁菲认识了潘家姐妹一家。潘家有五口人,父亲半身不遂、患有肾衰竭,母亲患有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哥哥脑瘫,仅靠低保维持生活。梁菲对她们姐妹俩说:“别怕,我帮你们撑起这个家。”她四处奔走,为她们俩申请贫困生资助,为潘家父母申请减免医疗费用,并负责照顾潘家孩子。她为潘家种植的果蔬和养殖的家禽找到“固定买家”,让他们家有了稳定收入。现在梁菲仍然帮扶着8个“弟弟妹妹”。
葛向栋为了完成父亲“捐资助学、爱乡兴教”的遗愿,甘受清贫,承诺10年内出资20万元资助贫困学子,每年拿出2万元主动送到学校,以“凡人善举”鼓舞了莘莘学子,在当地谱写了一段诚实守信的佳话。
葛向栋的父亲葛义生前是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乡村教师,2011年,父亲病危期间,拉着儿子葛向栋的手说:“我教了一辈子书,深知农村孩子们求学的艰难,上学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不管你们有多难,都要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孩子们完成学业。”老人家临终的一句话,成了葛向栋心头的一件大事。2013年,在葛向栋的努力下,父亲任教的青泽学校成立了“葛老师奖学金”,葛向栋向全校师生庄重承诺,在10年内出资20万元,资助该校家庭贫困但成绩优秀的学子,帮他们圆“求学梦”。
葛向栋生活并不富裕,他自己是个收入不高的临时工,妻子没有固定工作。为每年准时将2万元捐款送到孩子们手中,他经常利用休息日去洗车场打工。7年间,葛向栋的助学资金从未短缺,目前共出资14万元,先后资助218名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已经上了大学。
葛向栋从小受父亲言传身教,良好的家风成就了他孝字当头、诚实守信、乐善好施的优秀品德。他也经常教育这些学生,做人要讲诚信、重孝道,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程绍光,汉族,1923年10月生;程祖全,汉族,1969年1月生,均为重庆市黔江区城东街道下坝社区居民。二人系父子。为践行“守好烈士陵园”的庄严承诺,程绍光、程祖全父子两代人接续70年,以爱党爱国的一腔赤诚之心,义务看管烈士墓,打扫清洁、安全巡逻、义务修缮、精心守护,书写了初心不改、一生无悔的诚信篇章。
1949年11月,黔江县(现重庆市黔江区)解放后,县政府把在全县牺牲的22位烈士陆续迁到三元宫集中安葬,安排26岁的程绍光义务看管。1951年,程绍光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妻子罗素香带着两个孩子接过了守墓的担子。1956年,程绍光带着军功章从部队回到黔江,谢绝了分配的工作,执意回到老家耕田种地,继续守墓。程绍光内心执著而坚定:“没有烈士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为他们守墓天经地义。”1982年,黔江烈士陵园在原址建成。为更好地看护陵园,程绍光干脆搬到陵园生活。每年春节、清明节和建军节,程绍光要至少提前半月为迎接市民参观做好各种准备。程绍光还先后走访了烈士们牺牲的地方,拜访了那些经历过战斗的军人和群众,将收集到的英雄事迹整理成册,为前来祭奠的群众宣讲。
2007年,程绍光在弥留之际,嘱托儿子程祖全:“我走后,守墓的任务就交给你,我们守护和传承的是爱国精神。”他还说,要保护好陵园的物品,文物都是无价之宝,不能遗失;要保护好陵园的一草一木,不能让人破坏,不能打扰烈士长眠,玷污庄严之地;除了日常看管,还要向群众讲述先烈故事,传扬精神;要将他安放在烈士墓对面,去世后还要守护烈士陵园。
程绍光去世后,程祖全与妻子像父亲那样,共同守护着陵园,细心呵护着一草一木。为了践行当初的诺言,父子两辈人将70年的人生奉献给了这件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感恩英雄、守护英雄、学习英雄已然成为他们程家的家风,践信守诺的崇高精神也将代代传承。
作为一名义务讲解员,程樟柱51年如一日坚守“一辈子讲述烈士精神”的承诺,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方志敏等烈士的高尚情操和气节,成为当之无愧的“红色精神”传承人。
1968年,眼睛高度伤残的程樟柱婉拒了部队提供的疗养待遇,选择退伍到龙头山烈士纪念馆当管理员和义务讲解员。从小就敬仰方志敏的他,从那时起开始宣讲方志敏及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事迹。“出了房间门,下两级台阶,前行20步左拐走35步,再上四级台阶,就到了纪念馆大门。”这段被数字化的水泥路,双目失明的程樟柱每天要走上几遍,这一走就是51年,从一个英姿飒爽的青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建馆之初,纪念馆只有一座破败的房子和8张照片,程樟柱以馆为家,走村串户收集与方志敏等烈士有关的资料和遗物,自己掏钱整修馆舍、清理庭院。
程樟柱的视力从初来纪念馆时的0.04,到如今完全失明,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便是收音机。为让自己的讲解有吸引力,程樟柱听广播“充电”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用坏的收音机就有十多台。在他的解说中,紧跟当下时事、国家改革、国际局势,还有很多新词,把老故事讲出新意义,具有感染力,很受参观者欢迎。51年来,程樟柱共为来纪念馆参观的海内外各类群体义务讲解服务达20多万人次。
程樟柱将全部身心扑在纪念馆上,对家里照顾不上。开始还常回家看看,后来两只眼睛完全失明,他索性整年留在纪念馆。程樟柱说,方志敏值得他守护一辈子,要让一代一代的青年人永远记住,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虽然现在纪念馆有了新的讲解员,但程樟柱依然坚持留在馆里——“我死的那天,便是我义务讲解员身份的结束之日。”
谢海琴坚持“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人生信条,依靠诚信致富后创立制衣公司,从“裁缝”到“总经理”,走出一条诚信赢得发展的人生道路。
1991年12月,刚从服装培训学校毕业的谢海琴,在方塌镇办起了自己的“小草时装店”。那时候给顾客裁个裤边1元钱,换个拉链1元钱,但她从来没有马虎过。因为谢海琴手艺好、人实在、守信用,在当地小有名气,慕名而来做衣服的人络绎不绝。
2005年,谢海琴来到榆林,开了一家服装店。2012年,公司扩建厂房耗费大笔资金,尽管工人们要求把工资先欠着,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扩大生产上,但谢海琴坚持用结清所有员工的工资。她说:“职工是公司的中流砥柱,挣的是血汗钱,是养家糊口的钱,再缺钱也不能拖欠职工工资。”正是这种信念,使得职工相信公司,更相信谢海琴。
2008年底,谢海琴和一家酒店签订了一批服装加工合同,没成想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若按合同履行,她不但挣不到钱,反而会亏损2万多元。对方了解后,主动提出适当提高交易价格。可她拒绝了,她说:“钱赔了还可以挣,如果信用没了,用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
谢海琴还热心公益事业。近年来,她慰问空巢老人、困难群众400余名,关爱残疾人360余名,资助贫困学生3230余名,累计向社会慈善捐款、公益资助、帮扶弱势群体达240多万元。生意越做越好,谢海琴越来越忙,还办起培训班,帮助家乡的女孩子学习一技之长,拓宽就业门路,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大女儿患病离世,留下12万元看病欠款,窦兰英年过花甲,6年间辛勤劳作,替女还债。老人视诚信如生命,被街坊四邻亲切地称作“信义奶奶”。
1985年2月,窦兰英丈夫因肝癌去世,36岁的她以一己之力承担起抚养两个女儿和照顾婆婆的重担。2006年,窦兰英的大女儿结婚了,但孩子出生28天后女婿就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2013年,患直肠癌的大女儿不幸去世,留下年幼的外孙女和12万元看病欠款。许多人看着年迈的老人拉扯幼小的外孙女生活不易,想着不再提债务的事了,窦兰英却做出了决定:替女还债!她用田字格本做了个小账本,把看病所欠的12万元账目全都罗列出来,甚至女儿生前所欠一些小商铺数额不大的柴米油盐钱也都被列了进去,记在本上、装在心里。
为信守替女还债的承诺,60多岁的老人当起保姆、干起钟点工,捡废品卖破烂,省吃俭用把每一分钱都攒下来。每还完一笔,窦兰英就在债主名字旁边打个小勾,每打下一个勾,心里也就轻了一分。6年时间里,在老人的努力和社会各界帮助下,12万元债务已还得只剩下1万多元了。
在她的影响下,外孙女无论家务还是学习,样样拿手,多次获得“三好学生”等奖项。外孙女常说:“姥姥不仅抚养我长大,更教会了我做人,真想快快长大挣钱,让姥姥享福。”
蔺发儒,男,汉族,1955年3月生,中员,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农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经理。
经商20多年来,蔺发儒始终秉承“办事重在实,说话重在信,做人重在诚”的理念,宁肯自己受损失,也要以农户的利益为先,履行着与农户一起富裕的约定,把企业做成当地响当当的金招牌。
蔺发儒办企业讲诚信,始终把成本低、质量好的农资产品提供给农户。1999年半岛综合,额济纳旗出现农资供需矛盾,质量差、价格高的产品让农户有苦难言。蔺发儒同情农民兄弟,拿出所有积蓄,多方筹资,成立农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为防止出现伪劣农资产品,蔺发儒去新疆、赴甘肃、跑山东,走遍西北、华东大部分销售农资产品的厂家考察质量。20多年来,他从没有卖过一袋假种子、一袋假化肥,从不缺斤短两。
蔺发儒在经营企业时,以诚待人,宁愿让自己受到损失,也要维护农户的切身利益。2010年,他从新疆引进一批棉花高产新品种,相比旧品种,每亩地平均可增产50%。不幸的是,那年因遇上了多年未见的晚霜冻,种子出苗率特别低。面对农户质疑,蔺发儒二线万元的种子补发到农户家抓紧补种,虽然个人受了损失,但没有耽误春耕,挽回了农户的损失。
蔺发儒始终履行着与农户一起富裕的约定。他自己出资邀请土壤、肥料专家及相关作物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实地指导,举办各类培训班10多次,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为了把农户的风险降到最低,他掏钱租地300余亩,办起了试种试验示范基地,为农户们提供低成本、高质量、多品种的农资产品。许多经济困难的家庭经过多年的辛勤种植,如今也买了房和汽车,钱包也鼓起来了。
19岁的战友为抢救落水群众英勇牺牲后,面对痛失儿子的战友父母,廖良开认下两位老人为“爹妈”,为战友尽孝22年。他以实际行动,践行“战友为人民牺牲,我来替他尽孝”的庄严承诺。
1997年初,来自四川开县(现重庆市开州区)的廖良开和来自吉林桦甸的刘继强一起被分配到了葫芦岛海军某部。两人因兴趣相投,成为知心朋友,并相约共同努力报考军校。就在两人憧憬着美好未来时,意外发生了,1997年9月28日下午,刘继强在抢救落水群众时英勇牺牲。在战友父母来到部队见了儿子最后一面后,廖良开脑海中不断浮现二老憔悴的面孔。他对两位老人说:“我们是人民子弟兵,他跳下十几米高的防波堤救人,凭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他走了,他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我就是二老的儿子。”
认下“爹妈”后,廖良开就开始履行儿子的义务。一有空,他就打电话与“爹妈”谈心;每个月都寄一封信问候“爹妈”,与“爹妈”分享自己的一件件喜事。在北京工作期间资助贫困大学生,退伍后在成都安家立业,他总是第一时间向“爹妈”报告。孝敬父母的钱物、探亲的假期,他总是一分为二,兼顾两边爸妈。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廖良开到吉林探亲,往返一次3000公里,要坐两天多的火车。即便如此,他每年至少都要跑一趟,后来成了家,就是夫妻同行,再后来有了儿子,探亲路上变成了一家三口。廖良开还曾多次将吉林的“爹妈”接到重庆老家,让两边父母亲人团聚。20多年间,两个家庭在不断交往中感情日渐深厚。
一声父母千钧重,说好一辈子,就是一辈子。2017年,廖良开喊了整整20年的吉林妈妈走了,他心急火燎赶去吉林,在母亲灵前,为老人敬上了最后一个军礼。吉林的母亲虽已去世,但父亲健在。廖良开坚定而真诚地表示,他会将这份承诺和孝道延续下去。
为了红军的一个嘱托,因为祖父的一句承诺,廖聪济一家三代人接力守护烈士忠骨。直到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廖家三代人孤守红军墓数十载的故事才进入公众视野,“青山埋忠烈,廖家守诺言”的感人故事成为当地佳线日,红七军进入梅花墟(现广东省乐昌市梅花镇)后,遭到军的包围,双方展开激烈战斗,史称“血战梅花”。第二天,廖家突然来了3名年轻的红军,其中一人身受重伤。祖父廖文成在当时的严峻形势下,不顾自身安危,迅速将这3名红军在自己家里安顿下来。大山里缺医少药,受重伤的军官不到半个月便牺牲了,另外2名红军战士在出发寻找部队前告诉廖文成,牺牲的军官线岁,是红七军在梅花一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将领,并写下一张字条,恳请廖文成帮忙看护好李谦的遗骨,待到胜利后再来找他。
受红军托付,廖文成将李谦的遗体掩埋在自家屋旁。由于怕暴露,不敢刻碑文,对外则称是自家的祖坟,他每年怀着敬意为李谦烈士扫墓。从童年开始,父亲廖更新就带着廖聪济和家人祭拜李谦烈士,并经常跟他讲述当年祖父廖文成为李谦烈士疗伤的经过。
2005年,廖聪济毅然放弃在外打工的机会,回到深山照顾年迈父母,同时也接过照看李谦烈士墓的重任。2009年,文物部门在普查中确证了李谦烈士墓的所在地,红七军20师师长李谦带军“血战梅花”的历史被颂扬开来,廖家三代人孤守红军墓数十载的故事也才被人熟知。
2010年12月,李谦烈士的遗骸被迁葬入乐昌市梅花镇新建的红七军烈士纪念园。廖聪济一家被安排迁出深山,廖聪济成为了纪念园的管理员,继续守护着烈士墓。他还当起义务“红色讲解员”,向前来祭奠烈士和参观纪念园的各界人士讲解叙述烈士英勇战斗的故事。
廖聪济说,“我们廖家三代为红军李谦烈士守墓,我觉得是一种义务和责任,红军那时候这么艰难都过来了,我更要传承红军精神,不畏艰难,继续守护。如果我儿子将来愿意,我希望他能接我的班,把这个岗继续站下去。”
凭着一诺千金的执著信念,他用60多年时间寻遍每一座山头,查清58名牺牲战友的下落。两度患癌、一眼失明,仍然坚守承诺、不言放弃,每找到一人,便为他们造坟竖碑。熊子勋用毕生践行诺言,被誉为“信义战友”。
1949年3月,谷城县独立营第三连奉命剿匪,不料在茶园沟遭伏,58名解放军战士下落不明。谷城县特派作战经验丰富的熊子勋为区长再次进山剿匪。9个月后,成功解放谷城西南山区。当熊子勋带人进入茶园沟时,顿时惊呆了:草丛中到处散落着解放军战士的烂衣服、烂鞋子、破袜子,尸骨却不见下落。熊子勋含泪将战友们的遗物就地埋葬,并在心中立下重誓:“哪怕用尽一生时间,我也要找到58名战友!”
有一次,熊子勋听说沈阳一名教导员那里有战友名单,立即赶到沈阳。教导员说名单在文书那里,熊子勋又辗转来到文书的老家湖南。一路追寻,辗转千里,最后在四川找到这份珍贵的名单。正是根据熊子勋找到的这份名单,牺牲的战友被一一追认为烈士。
1982年,熊子勋被诊断出罹患胃癌。家人和领导怕他出意外,阻止他进山。他却悄悄留下遗嘱,独自进山。1988年6月,熊子勋在茶园沟一户姓焦的农户家里访谈时得知,半山腰上有两名解放军的坟,他决定到上面看看。快爬到半山腰时,大雨倾泻而下,一股泥石流把他冲下山去。翻滚中,他被两棵树挡住身体捡回一条性命,右眼却被严重刺伤,最终失明。1989年,熊子勋又罹患肝癌。他再次给老伴写下遗嘱:“只要有一口气在,我就要完成我对死去战友的承诺!”就这样,经过60多年艰辛寻找,58位战友的牺牲经过、掩埋地点被他全部查清。每找到一人,他便会给烈士造坟祭奠。
1979年以来,他着手为牺牲战友写书立传,在患白内障视力急剧下降的情况下,24年间数易其稿,完成50多万字的手稿《磨盘山平暴记》。2008年7月,该书以《黎明的钟声》为名正式出版。那天,熊子勋来到谷城县紫金镇烈士墓前,将新书摆在烈士坟前告慰英灵:“书写出来了,人们会记住你们的!”
丁华部队转业后成为当地一名排爆,凭着自己过硬的专业技能成功处置各种挑战,历经数次生死考验,先后排爆400余次,处置炸弹、手雷上万枚,被誉为“排爆英雄”“拆弹专家”。
2017年5月8日,铁东区某采石场进行了30年来一次最大量爆破作业。丁华赶赴现场,制定了周密的爆破作业流程和应急方案,在爆破作业过程中采取不间断现场监督的方式,现场执勤监管工作有序进行,未发生任何事故。
2017年6月14日,四平某小区施工现场挖出一枚炸弹,因锈蚀与空气接触燃烧,产生大量烟雾,状态极不稳定,严重威胁现场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丁华接到处置指令后迅速赶到,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现场对炸弹实施降温处理。在指挥部做出搬运引爆决定后,丁华请缨:“让我一个人去,一旦出现意外,别造成更大的牺牲。”在他捧起炸弹时,冷却的炸弹突然蹿出1米多高的火焰,他的手瞬间被灼伤。他忍着剧痛将炸弹放到安全位置。在进行二次灭火冷却后,又独自驾车把炸弹运往安全地带进行销毁。
2018年4月24日清晨,丁华接到处置某小区工地发现炸弹的指令,他独自一人冒死对炸弹进行现场勘查。在初步处置后,一场历时9天的艰难排爆行动开启。这次排爆遇到很大困难,一方面炸弹位于繁华地段,周边均是高层居民楼,最近处仅30米;另一方面炸弹体量约为50公斤,爆炸后果不堪设想。爆破公司的人一致认为应当就地销毁,但如果这样,爆炸引发的冲击波势必造成楼体松动,预测损失将以亿计;如果转移销毁,一旦发生爆炸,势必造员伤亡。关键时刻,丁华又一次挺身而出,他进入现场,先是对弹坑注水以隔绝空气,之后将炸弹抬出放入事先摆好用于转移的特制水槽内。驾车最终将炸弹拉到郊区成功销毁。
丁华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吉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半岛综合,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
马祎,男,回族,1954年1月生,中员,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掌子沟乡达沙村党支部。
马祎担任达沙村党支部27年来,带领全村群众艰苦拼搏、奋发不息,换穷业、改穷貌,把达沙村建设成为多民族聚集的团结和谐幸福村,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华丽嬗变,被群众称为小康路上的“领头人”。
作为村级组织的“领头雁”,马祎首先从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入手。他坚持从优秀青年和致富能人中培养发展党员,探索村民参与管理村级事务的新途径,每月召开一次“知情大会”,为全村群众搭建“谈话说事”的平台,村上的事情让老百姓说了算,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群众的困难诉求实行村社干部上门服务,在与群众贴心交心的过程中赢得了认可支持。
马祎对村上脱贫攻坚有想法、有办法。他认为全村有四种人:勤劳致富“走的人”、想脱贫缺钱缺技术“站的人”、徘徊观望“坐的人”、等靠要“躺的人”。他通过政策宣传、真心帮扶和精准施策,让“走的人”跑起来、“站的人”走起来,“坐的人”“躺的人”站起来,极大提振了全体村民感恩奋进、自力更生、战胜贫困、共同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他因户因人制定实施脱贫发展计划,动员群众组建成立种养殖合作社,发展当归种植、蜜蜂、獭兔、牛羊养殖,引导群众外出经营牛肉拉面等特色餐饮业,帮助600多人劳务输转就业,帮助105户群众改造危房、30户群众搬出了“穷窝”。短短几年时间,全村危旧房改造覆盖率、自来水入户率、水泥路通户率、电网覆盖率、宽带网络入户率、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2015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达沙村多民族杂居、各类矛盾纠纷多发、环境卫生难管理,马祎坚持当好小村庄里的“大当家”、小社会里的“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奔走在村社巷道、田间地头,教育引导大家讲文明、树新风,比致富、比和谐、比卫生,如今的达沙村宗教和睦和顺、社会和谐稳定、人人思上思进、庄风民风淳朴。
王书茂,男,汉族,1956年12月生,中员,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党支部委员,潭门海上民兵连副连长。
多年来,王书茂积极参与南海岛礁建设,培养南海维权民间力量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投身维护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先后参加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他还带领群众造大船、闯远海致富,成为潭门镇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典型。
王书茂热爱岛礁建设事业。在东门礁施工中,他和60多岁的父亲及18岁的儿子一同加入施工队伍,三代同堂建南沙的事迹一时传为佳话。南沙华阳礁建设中,他不辞劳苦,全心付出,顶着高温,往返于潭门和南沙之间,运送建筑材料、给养物品,在暴晒下,依然坚持运送完最后一批。
王书茂把南海当成“祖宗海”,热血守护。在2012年4月黄岩岛事件期间,王书茂和他的船队在黄岩岛附近作业时,遭遇外国渔民船只侵扰。面对佩带武器、无理挑衅的外方渔民,王书茂先向他们进行口头警告,在对方不听劝阻,变本加厉地要冲入我国领海时,王书茂毅然下令船队挡在外方渔船前进的方向上,阻拦他们非法越过我国领海线。经过多天的周旋与对峙,外方船只最终撤离。
2014年5月,外方出动大批船只非法强力干扰中方“981”钻井平台作业。王书茂带领海上民兵连10艘渔船共200多名民兵骨干,日夜兼程赶往西沙中建岛南部。对于那些不听劝告妄想非法靠近“981”钻井平台的外方船只,他亲自带领船队冲向对方,迫使外方非法船只远离作业平台,既保护了“981”钻井平台作业环境,又维护了我国的南海主权不受侵犯。
王书茂在先富裕起来之后,又把心思放在如何带领群众致富上。他船上原有两名临时雇员,生活十分困难。他了解情况后,便主动向他们传授捕鱼的技术,并在生活中给予他们帮助。在王书茂的帮扶下,两人都购买了渔船,日子越过越红火。
随着南海渔业资源的减少和国家对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视,部分渔民面临着转产转业的选择。2017年11月,海南首个休闲渔业试点项目落地潭门。为响应号召,王书茂鼓励潭门渔民以渔船入股方式加入公司参与休闲渔业发展;支持发展特色渔家民宿,增加村民收入。
王春生长期坚守海洋科研工作第一线次搭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探秘海底。他带领团队刻苦钻研,不畏艰辛,屡创佳绩,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提升我国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的话语权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深海探秘勇士”。
工作30多年来,王春生平均每年参加一至两次海上科考,每次随船出海,少则一个多月,多则小半年。2005年中国首次大洋环球科考,王春生担任前半程的首席科学家,在船上连续工作152天。由于高强度作业,两台岩芯取样钻机先后出现不同故障,但此时船上携带的备品备件都已用完。王春生立刻组织抢修,把其中一台钻机的逆变器拆下来装到另一台上,以保证科考作业顺利开展。他们克服安装空间狭小、耐压筒沉重的困难,花了几个小时才完成拆装。由于两台钻机设计细节各不相同,重新组装后,控制系统仍无法正常启动。经过三天三夜的远程会商、抢修,终于使钻机恢复了工作。
2013年以来,王春生担任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4个航段的首席科学家,进行了11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6352米,取得了大量深海生物样品和视频资料,对深海生物多样性及分布特点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相关规定制定上的话语权。
王春生非常重视科研团队建设,带领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的工作。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第十九届会议审议我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申请和第二十届审议中国五矿集团多金属结核保留区勘探合同申请时,王春生负责勘探区环境研究与评价方面的陈述和答辩,为顺利申请到2个矿区的勘探合同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国际海底管理局“西太平洋海山区环境管理计划”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他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多项;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2本;发现海洋生物3个新属,50多个新种;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
王春生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先进个人、十佳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王辅成退休25年来,始终坚守在宣讲“三观”的讲台上,1500多场义务宣讲,40余万观众思想共鸣,几十万元爱心捐款,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老教师、老党员的职责和信仰。
1994年,王辅成面临退休。他想,退休就意味着为党和人民奉献的时间变少了,必须抓紧时间。为了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他决心以开设讲座的形式,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给他们。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我们不去讲,谁去讲?这是党人的使命和天职,不仅要讲,还要大讲、特讲、理直气壮地讲。”
王辅成的“三观”宣讲有声有色,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从大学讲到中小学,从机关讲到社区,从企业讲到农村,从南国讲到北疆;从“三观”讲到“三严三实”,从“两学一做”讲到“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邀请他宣讲的单位络绎不绝,亲友们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劝他少讲几场。可他总是有求必应,曾创下一周宣讲6场、一天宣讲3场的纪录。2017年底,王辅成应邀担任天津市和平区“文明先锋”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两年多来,王辅成巡回宣讲50余场,几乎场场爆满,深受听众欢迎。
宣讲“三观”,王辅成与自己“约法三章”:一是站着讲,以体现对听众的尊重;二是脱稿讲,体现对自己的严要求,给别人讲的,自己先消化吸收;三是不计报酬讲,请他宣讲不要任何报酬,如果非要给,他就把这些钱用于扶危济困、助弱帮残。
60岁那年,王辅成就立下遗嘱,其间三次修改完善。最后一次修改是在两年前——“活着完献生命,死后全捐遗体,为人民站好最后一班岗”。他觉得,这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
王辅成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等称号。
33年来,王锦萍扎根海岛村医岗位,秉持“医者仁心”职业操守,不分昼夜、不计报酬、救死扶伤、医治病痛,成为村民们信任依赖的“海岛120”。
1986年,王锦萍成为岛上唯一的村医。30多年来,她带着药箱走遍岛上每家每户,每个角落。对村里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了然于心。她以医治村民疾患为最大责任,全天24小时候诊,只要有人需要,不分昼夜,不论早晚,随叫随到。王锦萍睡觉都要把手机放在头边,就怕听不到电话声。她说,作为岛上唯一的医护人员,必须有求必应,保证乡亲们需要的时候及时赶到。她和她的药箱成为海岛村民信赖的“120”。
作为一名医生,王锦萍从未断过诊,哪怕是自己处于伤病中,也要为岛上的乡亲们消除病痛。有一年冬天,她在出诊的路上摔伤了腿。就在她腿伤未痊愈之际,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属深夜敲开卫生所的门。王锦萍二话没说,顶着呼啸的海风,一瘸一拐来到老人家,给老人看病输液。随后连续几天,王锦萍都忍着疼痛坚持到病人家里进行治疗。她用自己的辛劳付出,换来了村民的健康,也赢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遇到危重病人需要出岛就医,王锦萍总要跟随前去,以防路上出现危急情况,她便于及时抢救。王锦萍不仅要给村民们看病抓药,还要负责村里的接生工作,30多年来共接生了200多个新生命。对岛上的孩子来说,王锦萍是他们的健康守护者,从出生的婴幼保健,到成长过程中的医治病痛,都有一份来自这位“医护妈妈”的功劳;而在当地老人们的心里,王锦萍则像孝顺的女儿一样照料着他们,不但为他们看病查体,还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王锦萍觉得最愧对的就是家人。儿子小时候到城关读书,想让王锦萍到城关照顾,她狠狠心,为儿子办了寄宿手续;前几年,儿子和丈夫外出经商,请求王锦萍同去团聚,她还是狠狠心,留在了岛上。因为她想到了岛上卫生所还没有人,万一村民有个头疼脑热,没有医生,小病就可能拖成大病。
王磊,男,汉族,1969年4月生,中员,生前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结直肠外科三区主任。
王磊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从医20多年致力于结直肠癌、放射性肠炎预防与诊治相关研究,原创直肠癌扩大左半切除新术式“天河术式”,是国内结直肠癌预防与诊治技术发展的推动者、创新者。
20多年从业生涯,王磊诊治的门诊、住院患者,大部分是疑难杂症,每年都超过4000人。他创立国内规模最大的放射性肠炎诊疗中心,很多病人都是慕名而来,在这里重获健康新生。他坚持“医者仁心”,秉持以病患为先的诊疗理念,想办法为病患分忧。他曾经为一位病患准备6套手术方案,成功帮他摆脱长达3年多的病痛折磨。王磊和他的老师等人通过大量研究,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角度出发,在结直肠肿瘤治疗领域成功建立一个标准、两项技术和一个方案。
王磊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原创直肠癌扩大左半切除新术式“天河术式”,有效推动国内结直肠癌预防与诊治技术发展。为有效预防和治疗放射性损伤,王磊和汪建平团队不断探索创新,成功设计一套术前“单纯全量化疗”去放疗的直肠癌治疗新方案,打开直肠癌诊疗新篇章。他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开展相关合作,与结直肠外科专业世界领先的克利夫兰医疗中心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王磊参与主持广州市信息惠家试点城市示范工程项目投资计划,牵头启动与广东省62家县级医院胃肠诊疗服务的全面帮扶,创建了国家临床药物研究基地。在繁重临床工作之余,他一直坚持讲授外科学、诊断学、分子医学课程,共培养博士生11人、硕士生5人。
2018年初,王磊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术后不到两个月就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一年多时间里,看诊近600名患者,参与上台手术治疗患者近100位,牵头制定发表《中国放射性直肠炎诊治专家共识(2018年)》。他说:我或许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我可以主宰生命的厚度。
30年来,王曙群甘于寂寞、爱岗奉献,默默坚守在航天装配一线,传承航天精神,脚踏实地开拓创新,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以匠人之心铸航天重器,是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
王曙群刻苦钻研,奠定扎实精湛的技术功底。参加工作后,他从事工装模具的装配维修工作,认真踏实完成每件工装产品。1996年,王曙群因在中级工考试获得全厂第二名,被破格批准参与高级工培训班,赶上对接机构产品研制重要时机。1998年,对接机构进入初样产品研制阶段,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王曙群执着坚持,攻克难关,练就了一手“精、新、准、快”技术绝活。王曙群坚持学以致用,勇于探索实践,牵头研发了50多台套专用装备,完成论文15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成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装战线上的领军人物。
王曙群参与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完成对接机构调装任务。天宫一号是带着对接机构首次上天的飞行器,在发射前进行热真空试验中,发生了对接机构无法解锁分离问题。王曙群认真分析,逐一排查,锁定问题并迅速排除故障,确保了天宫一号如期发射。2011年,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载着由王曙群带领的团队亲手装调的对接机构,在太空上演了一场完美的“太空之吻”,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掌握对接机构装调技术的国家。近年来,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一号,再到天宫、天舟,王曙群和他的团队总装的对接机构经历了7次飞行试验,完成了13次交会对接任务,受到业界高度评价,赢得崇高荣誉。
王曙群发挥“传帮带”作用,打造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团队。他作为班组长,在班组管理中突出“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完善岗位依据目录百余项,重修专项操作规程5篇。在研制“玉兔”月球车工作中,王曙群大胆选用年轻人,给他们压担子。王曙群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讲解产品装配重点难点,在模拟实验中亲身示范,言传身教,帮助年轻组员更快成长。王曙群团队现有成员17人,平均年龄38岁,是一支具有良好业内声誉的优秀团队。2012年,成立国家级王曙群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企业培养了17名技师,42名高级工。
王曙群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技能大奖,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等称号。
切阳什姐以“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为座右铭,在十几年竞走运动的职业生涯中,她以非凡的意志,顽强的拼搏,巨大的付出,不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切阳什姐从小热爱体育,2008年入选青海省体工一大队竞走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她坚持“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作风,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高原精神,以提高比赛成绩为核心,以争牌夺冠为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的体能素质和技战水平,认真完成每一次的训练和比赛。多次在全国竞走大赛中取得佳绩。2010年,成功入选国家队集训,为她提供了更高的训练平台和更大的施展空间。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训练中,内在潜力不断展露,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虽然在训练成长的历程中,她经历过来自思想的碰撞、生活的磨炼、运动伤病的折磨,但她没有放弃自己的选择,克服重重困难,凭借过人毅力,创造了骄人战绩。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切阳什姐以1小时25分16秒的成绩获得银牌,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并成为我国首位夺得奥运会奖牌的藏族运动员;在2019年国际田联世界竞走挑战赛田径女子20公里竞走世界积分排名第一名,同年她获得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冠军并三次蝉联此项比赛桂冠。这位世界的竞走运动员,在赛场征战了11年的藏族女孩,收获了诸多奖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切阳什姐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也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始终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思想上,积极参加学习,不断充实理论知识,升华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平时的训练、生活中,严于律己、做好表率,成为田径队众人学习的榜样。她从没有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叶聪作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是我国载人深潜领域潜航员专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以他为代表的深潜团队献身国家深海事业,为锻造大国重器、实现“海洋强国梦”忘我奉献。
叶聪于2001年7月从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同年8月到七〇二研究所工作。“十五”期间,叶聪担任863重大专项——7000米载人潜水器项目主任设计师、载人深潜主驾驶员,是国内首位载人深潜主驾驶员。2009年至2012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四度进行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作为现场指挥部成员、深潜部门长和潜水器主驾驶员,他亲自参与“蛟龙号”第一次突破1000米、3000米、5000米和7000米深度的驾驶。
2013年起,叶聪担任“寰岛蛟龙”观光型载人潜水器的总设计师,2014年起担任“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总质量师。他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团队不断取得一个个胜利,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寰岛蛟龙”成功应用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观光潜水器市场的空白。“深海勇士号”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载人深潜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自主创新能力,有力推动深海装备功能化、谱系化建设。叶聪目前担任万米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在深海技术领域带领团队不断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纪录。
在科研管理工作之余,叶聪肩负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大中小学、图书馆、科技馆等各类场合进行多次海洋科技科普讲座。在他看来,“能够增进社会大众对于海洋科技的了解,在学生、青年中播撒下‘蓝色海洋梦’种子,这也是船舶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37年来,曲建武无论是在高校辅导员岗位,还是担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职务,始终情系高校思想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作出突出业绩。2013年,出于对学生工作的热爱,他主动辞去领导职务,回到高校教书育人第一线,把自己的学识和心血奉献给学生与课堂。
无论在什么岗位,曲建武始终心系学生。1982年他从辽宁师范大学毕业,如愿以偿留校任辅导员。他投入满腔热情,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倾心交流,受到大家信赖与欢迎。因工作出色,他又先后担任校党委、省委高校工委,后兼任省教育厅副厅长。在此期间,他首创“新老生同寝室”管理办法,得到普遍认可。他经常深入各大学食堂、教室、图书馆、宿舍与学生谈心,为他们解决困难。在他建议和推动下,孤儿大学生学费和住宿费减免政策得以落实。他具体负责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思想理论课教师实践考察工作等,工作成效十分显著,影响和带动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出于对学生工作的热爱,2013年,55岁的曲建武重返高校,回到学生身边担任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辅导员,并承担本科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任务。他为刚接手的学生建立电子档案,对每名学生情况都了如指掌。他坚持以思想教育为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成长成才。课堂上,他及时评析社会热点,将生活与教材有机结合。课堂外,他通过公众号、博客与学生互动,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诉求,解决学生思想困惑。他的课从不点名,却座无虚席。
37年来,曲建武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悉心呵护学生成长。他在全国辅导员中率先开展了家访,家访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十几个省份,共家访上百个学生家庭,推动开展了辽宁省“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探索创建了全国辅导员博士培养基地和“八个百”工作模式,使学生教育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统一起来。2019年,他捐出全国“教学名师”奖金和书稿费,成立励志基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孤儿大学生以及遇到困难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
朱恒银,男,汉族,1955年11月生,中员,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朱恒银舍“小家”为“大家”,44年扎根地质一线多天风餐露宿,让探宝“银针”不断前进,将小口径岩心钻探地质找矿深度从1000米以浅推进至3000米以深的国际先进水平,填补7项国内空白,创造新的“中国深度”,在业内被称为“地质神兵”。
勇于创新,屡破技术瓶颈。1976年,怀揣报国梦的朱恒银,到地质队当了一名钻探工人。当时国内钻探设备落后,一次野外作业钻机故障,让班长重伤致残。这件事让他深受触动,下决心改变这种落后现状。1978年他考入大学,苦学理论知识,毕业后放弃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地质队。从“六五”计划开始,他先后参加和主持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多分支受控定向钻探技术”系列成果,攻克陡矿体等无法勘探矿体系列难题,让10万吨储量的滁州琅琊山铜矿惊现于世,矿山开采寿命延长30年,3000名工人保住饭碗。他把定向钻探技术应用于霍邱李楼铁矿、铜陵冬瓜山铜矿、安庆龙门山铜矿等特大型矿区,取得重大的找矿突破。2006年前,受技术所限,我国探矿深度始终在1000米左右徘徊不前,“攻深找盲”,成为新一轮地质找矿的重点。朱恒银带着一股“犟”劲领衔攻关深部钻探项目,无数日夜、无数汗水,终于一举突破探矿瓶颈,将地质钻探深度推进至3000米以深,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作出巨大贡献。
发挥优势,为社会作贡献。2003年7月,上海地铁四号线突发地面塌陷事故,外滩两座大楼倾斜,黄浦江堤坝和一座大厦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朱恒银率队连续奋战10个昼夜,出色完成抢险任务。他参加完成“上海地面沉降监测原理与施工技术”科研项目,有效控制上海市地面沉降,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浦东国际机场、磁悬浮铁路、东海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
传授技艺,带出更多“工匠”。“地质事业需要年轻人,工匠精神需要代代传承”。朱恒银在国内率先编写百万字的《深部岩心钻探技术与管理》《深部地质钻探金刚石钻头研究与应用》,为我国钻探行业留下珍贵的技术资料,并精心培养出一大批行业精英。
朱恒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当选“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荣登“中国好人榜”。
刘传健,男,汉族,1972年11月生,中员,四川航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飞行员、A320机型B类教员。
刘传健工作27年来,以过硬的飞行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面对执行航班突发的极端险情,他在座舱瞬间失压、驾驶舱温度达到零下40摄氏度的生死关头,临危不乱,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正确处置,完成“史诗级”备降,确保了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被誉为“英雄机长”。
2018年5月14日7时08分,刘传健驾驶3U8633航班飞行在9800米的成都上空,驾驶舱右风挡玻璃突然出现裂纹。刘传健发现后立即向地面管制部门发出备降信息,并让副驾驶发出7700遇险信号。此时,玻璃碎裂向外四散,驾驶舱门自动打开,座舱失压,自动驾驶设备故障,飞机剧烈抖动,情况万分危急。刘传健忍受着极端低温、缺氧、强风和巨大噪音的恶劣条件,实施全手动操作飞机。他左手紧握操纵杆,尽力控制飞机状态,右手竭力去拉位于左侧的氧气面罩,飞机迅速左转飞向成都双流机场,并开始紧急下降。由于设备损坏和风噪,他无法得知飞行数据,无法通过耳机与地面建立正常双向联系。刘传健凭借精湛技术和丰富经验,在充分考虑地形和安全高度前提下控制航速和航迹,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操控飞机艰难下降。7点46分,刘传健操纵飞机以近乎完美的曲线安全降落成都双流机场。面对34分钟的极限考验,刘传健以无一失误的手动操作,与机组有序配合,无惧生死,力挽狂澜,确保了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迹。
刘传健热爱飞行事业,多年来苦练过硬技术,坚守严谨作风,以平凡成就非凡。2006年,刘传健从空军退役,成为一名民航飞行员。他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责任”为内心坚守,工作中努力做到精益求精。他坚持学习和总结,十余年如一日,临睡前翻看学习航空书籍,对历史上发生的特殊飞行事故,他都思考如果是自己该如何处理。每次碰到问题和疑惑,他总是千方百计学懂弄通。每次飞行结束,他都要总结进步和不足。多年来,他飞行川藏线百余次,练就了过硬的飞行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积累了高原飞行的宝贵经验。
刘传健荣获“最美退役军人”、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刘前东,男,汉族,1972年7月生,中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叶城二牧场三连党支部。
刘前东扎根昆仑山深处,无怨无悔、一心为民,和连队少数民族群众亲如一家,总是用真心、真诚和实际行动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被称为“昆仑山上的亚克西连长”。
他是“绝命路”上的穿行者。2013年,刘前东调任到二牧场三连。这里地处偏远,海拔高,气候恶劣,进出全靠一条蜿蜒曲折、崎岖陡峭的山路,一边是乱石嶙峋的绝壁,一边是万丈深渊的悬崖,当地人称为“绝命路”。三连的放牧点分布在大山里,自从担任三连连长以来,他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在山路上穿行,看牧民生活、问牧民生计、听牧民建议。母羊接羔、羊群转场、羊痘接种、口蹄疫防治、三联四防工作等,刘前东都必须到第一线去。群众出行不便,他有时会带着任务出山,或是帮学龄儿童办理入学手续,或是帮助生病的老人联系医院,或是给大家购买生活用品。在这条山路上,刘前东遇险30多次,每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
他是脱贫攻坚的带头人。刘前东入户走访中,得知三连部分群众没有草场,年轻牧民积极性不高,整体收入偏低。为帮助大家脱贫致富,刘前东通过重新划分草场、成立养殖合作社、引进牦牛和特色种羊、组织年轻人培训和外出务工等方式,提高大家积极性。在他的努力下,三连牧工群众人均年收入提高了一倍,摘掉了贫困连队的帽子。
他是边境线公里长的边境线,巡边时只能靠马和毛驴,马驴不好走的地方,就靠人手脚并用一点点爬。每月4次的巡逻,刘前东一次也没有落下。三连的群众全是少数民族,不懂国家通用语言,于是刘前东兼职国家通用语老师,每次上课前,都会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下“我是兵团人,热爱祖国热爱党”。
刘娟,女,满族,1962年7月生,中员,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灵山街道灵西社区兼居委会主任。
20多年来,刘娟始终牢记宗旨、扎根一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把居民当亲人,把社区的事当作自家的事,从关心群众生活入手,摸索出一整套基层工作方法,把一个脏乱差的社区建设成为平安、舒适、文明的幸福家园,成为居民眼中的“贴心人、暖心人、引路人”。
刘娟信念坚定,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1998年,她调任鞍山市灵西社区。当时该社区被称为“鞍山的北大荒”,下岗失业人员多、治安状况差、环境脏乱差,居民普遍有情绪,对社区工作不支持。刘娟及时体察群众需求,用真心和实干赢得群众信任。经过她近4年的积极争取,灵西社区2003年被列入市级200万元小区改造项目,首次大规模投入资金进行改造。她筹集资金16万元,修建16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带领社区党员群众消除几百个卫生死角,排除上千处安全隐患。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解决困扰社区多年的供暖、燃气入户等老大难问题,大大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把昔日的脏乱差社区打造成舒适宜居的百姓好家园。
刘娟心系社区,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社区有3000多户家庭9000多位居民,谁家的事她都记在心里,帮群众解决大事小情。自己拿出10万元积蓄,建起下岗职工再就业一条街,帮助几百名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她还成为社区14个残疾孩子的“妈妈”、60多位空巢老人的“女儿”、几百位困难群众的亲“姐姐”。
刘娟将群众思想工作融入为民服务,把党的声音播撒在群众心里,使社区党组织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她打造“微宣讲亭”,积极开展“庭院式”微宣讲,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近百场。组织老工人老党员组建社区治安联防队,成立“温暖灵西”志愿者义工服务队,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共享。
她以全区推行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契机,倡导“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理念,建立民生议事工作制度,让居民一起研究讨论有关社区建设、社区事务和社区服务的问题,调动了社区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所在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和谐社区”“全国平安家庭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他始终把忠诚和信仰刻在心中,以“让我来”的使命担当,不畏艰苦,不惧生死,先后进出雷场1000余次,累计排除2400余枚,为掩护战友被待清除的手榴弹炸伤,失去双眼和双手。杜富国用鲜血书写了“四有”新时代军人的荣光,被誉为“扫雷英雄”。
号令当头“让我来”,为人民扫雷障冲锋在前。2015年6月,杜富国得知要组建扫雷大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递交申请,主动请缨,征战雷场。他在申请书中写道:“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衡量的唯一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到扫雷大队后,他训练刻苦扎实,熟练掌握10余种地雷的排除方法,临战训练考核课目被评为全优。为训练探雷针手感,杜富国每天坚持练习上万针,是全队公认的“排雷尖兵”。他为群众安全高度负责,在搜排一片不足3平方米的区域时,村民说肯定没雷,他执意不放过,结果搜排出10余枚。在他和战友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标有骷髅标志的雷区变成了致富果树林、黄金口岸地、红色旅游带。
生死关头“让我来”,为战友不惜命血染雷场。杜富国经常第一个进雷场、第一个设置、第一个引爆,成为扫雷队排雷最多的人之一。在马嘿雷场,面对一枚59式反坦克地雷,杜富国抢先上前,成功排除全队首枚反坦克地雷。在天保口岸雷场,发现一枚引信朝下的120火箭全备弹,杜富国让战友撤离,独自排雷。2018年10月的一次排雷作业中,他为掩护战友,被待清除的手榴弹炸伤,失去双眼和双手。
苦累危难“让我来”,为大爱洒真情无私奉献。在雷场背运,战友扛一箱,他总是争着扛两箱。2018年9月,驻地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12名学生被困二楼,杜富国不顾安危,将他们逐个转移到安全地带。到敬老院抢险时,又第一个跳入河中蹚路,与战友组墙,将19名老人逐个背回。
挑战考验“让我来”,为时代立丰碑奔跑追梦。失去双手双眼的杜富国,以坚毅刚强的品格、乐观豁达的心态,树立起新时代军人的战斗姿态。一等功授勋仪式上,他在病房用残缺右臂敬礼,展现了一名战士的坚强意志和严明作风。
杜富国荣立一等功1次,荣获全国自强模范、“时代楷模”、陆军“四有”新时代军人标兵等称号,当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李东方扎根戈壁20多年,以珂罗版技术复制国家瑰宝敦煌莫高窟壁画,耗尽青春年华和全部积蓄完成九个洞窟壁画局部复制,为后人留下珍贵文化财富,是戈壁滩上的“国宝造像者”。
1983年,听说国外有人要复制敦煌壁画后,当时在国家文物局从事珂罗版临制文物工作的李东方热血沸腾:“我们中国人自己可以复制!”1984年7月,20多岁的李东方主动请缨,乘坐三天三夜的火车来到敦煌莫高窟,自此就和这片神秘的戈壁滩结下不解之缘。此后,数十年坚守,直至2008年,李东方完成对敦煌莫高窟九个特别精选洞窟及壁画局部的精心复制。复制的敦煌壁画作为文物资料永久留存,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财富。壁画复制难度相当大,李东方说,“每一块版都需要独立修版,版和版叠加时不能有一根头发丝的差错,否则前功尽弃。敦煌壁画穿越历史沧桑,很多锈迹和斑驳也要如实复制下来。”
20多年的戈壁生活,耗尽李东方的青春年华。她每年花费半年时间坚守在戈壁滩,饮食营养无法保障,最劳累的时候,曾出现短暂失明的症状。余下半年时光,李东方回到北京寻找其他工作,筹措资金开展接下来的复制工作。20多年风雨兼程,往返于敦煌和北京,李东方把芳华全部奉献给敦煌,没有收获爱情,没有养育子女,而是把全部积蓄投身文物临制事业。国家文物局得知此事后,拨款10万元奖励李东方,她又将这笔钱全部投入挑战003窟千手千眼观音图的临制工作。12个月后,这件稀世国宝从墙壁上“移动”下来。1998年,有日本商人出1700万元高价购买李东方复制的5种敦煌壁画,被她断然拒绝:“这些都是国家文物,不是敛财的工具。”
2015年,李东方以精湛的珂罗版技术,依托海峡两岸故宫博物院馆藏的《三希帖》原件,复制并制作90套《三希帖》展品,合璧出版发行《三希帖》。李东方说,“在自己有生之年,要将这门独有的技艺传承下去!”
李廷俊从医60多年,从赤脚医生到临床大家,研究和攻克疑难顽症,治愈国内外患者30余万例,以高尚的医德践行医者仁心,以精湛的医术传承中国国粹,大医精诚,在业界赢得良好口碑。
李廷俊历经曲折,矢志学医治病。他苦读中医典籍,钻研医术精华。15岁便开始熟读经典、行走山村、治病救人,28岁进入公社卫生院,36岁考入原山西医学院深造,其后拜师国医大师路志正,领悟到“湿病学”的独到精髓。
1994年,李廷俊创办了吕梁地区红十字会疑难病症医院,后更名为吕梁市中医药研究院。办院25年来,李廷俊始终秉承“以德为先、以人为本、以患者为重”的宗旨,一律不收取挂号费、诊疗费和出诊费,严格执行国家药品收费标准,对困难患者不收住院费,特困患者视情况减免药费,个别患者无钱返乡还给予路费。先后为数千例特困患者减免费用,无一例住院病人因没有钱而拒绝治疗,无一例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遵古不泥古,治病必求于本,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李廷俊治疗疾病的基本理念。他刻苦钻研典籍,勇于实践探索,主持研究的中医治疗骨结核、肺结核、截瘫、股骨头坏死、颈椎病等五项科研项目,均为国内领先水平,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他的治疗经验载入《国医年鉴》等多部典籍。治疗肺结核药物获国家发明专利。他参与编写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类丛书)。
2019年,他将多年积累的200万元捐给山西中医药大学,设立李廷俊仁爱奖学金,用于奖励成绩优异的中医学子,鼓励学生学习中医知识、传承中医文化。
李进祯,男,回族,1967年7月生,中员,生前系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兴隆乡民生保障服务中心主任。
李进祯三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基层一线,战斗在脱贫攻坚最前沿。他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心里牵挂的是还没核算完的扶贫账目。李进祯在当地群众心中留下长久的怀念。
多年来,李进祯有个工作习惯,总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上面详细列着每天的工作,干完一项,划掉一项。他的电话就是乡里的“民生热线”,不管所反映事项归不归他负责,他都认真记下来,尽快了解情况后答复。
李进祯还负责乡财政所工作,每年经手资金逾千万元,但他很“抠”,每分钱都算清楚,准确无误。2013年,县财政局安装了一套财政一体化支付系统,专网费只需1200元,可他一直没拉专线,每次报账都要跑到县上,用财政局电脑系统。他说,钱省下来了,乡里就可以办其他事情。
李进祯为人清正廉洁,不占群众一分钱便宜。一天晚上,李进祯加完班回家,一名来求他办事的群众进门放下一头小羊羔便匆匆离开。李进祯立即牵起羊羔,追出去还给他,严肃地说:“你要是送礼,你的钱就不能支付。”那位群众连连点头,夸他是好干部。
2016年年初,李进祯负责新生村5家贫困户。他领到任务的第一天,就走村入户,与他们结成“亲戚”。此后每隔几天,他都要去几户贫困户家一趟,出谋划策发展生产。其中一位姓田的家庭有7口人,3个孙子上学,靠不到一万元的土地流转费和4头牛维持生计。李进祯主动当担保人,帮他家10万元发展养牛业,年底就赚回15万元。如今,田家盖起砖瓦房,养了68头牛,顺利脱贫。
李进祯有好几次可以调离基层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他对妻子说:“比起到上面坐办公室,我更愿意和乡亲们近一点。”
2017年10月24日晚,李进祯加班到深夜。第二天早上7点钟,他照常来到办公室,刚打开电脑,就觉胸口疼得厉害,突发心梗。工作人员迅速将他送往县医院。在医院,李进祯还一直惦记着工作:“住房补贴的表,还催着要呢……”病情更加严重,他被紧急转往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最终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去世时年仅52岁。
李进祯被追授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脱贫攻坚优秀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爱岗敬业道德模范,荣登“中国好人榜”。
李洪占,男,汉族,1933年12月生,中员,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后湾村原护林员。
李洪占坚守大山60余年,脚步踏遍家乡的山涧沟洼,用一把锄头、一副肩头、一个甲子的时光种绿了家乡的每一个山头,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树老人”。
曾经的蔡家堡乡,是个“荒土岭、栽死鸟”的蛮荒之地。为了圆心中建设绿色家园的梦想,李洪占从23岁起,春天种树,夏天修剪,秋天补栽,冬天防火,他用两条“泥腿子”一遍遍丈量着蔡家堡的山野,他的手上布满了老茧、指甲缝里塞满了泥土,双脚皴裂了一次又一次。他的脚步几乎踏遍全乡,乡里有几道山梁,有几条沟壑,甚至在哪里种了哪些树他都非常清楚。60多年来,李洪占义务种树2000多亩8万余株。
每年一到春天,李洪占每天早上6点起床,拿起树苗、扛起铁锹,带上干粮就出门,直到日落才归。刚开始种树时,浇水是最头疼的问题。要么挖窝存水,用冰草盖好,涵养水源;要么挖水渠,引水至能浇上水的地方;修不成渠的地方,他就用架子车拉、用马驮、用肩挑……该想的办法都想了。种树也是个技术活,经过反复的摸索和实践,李洪占总结出了“马蹄底马耳头”等育苗经验,提高了树的成活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李洪占的精心照料下,绿色渐渐覆盖了荒山坡。
1980年,李洪占从护林员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没有因为不再当护林员而停止种树,反而种起树来更带劲了。他将其戏称为“上班”,这个班一上就是60多年,而且,他从未打算过“退休”。2018年年底,因易地搬迁项目,后湾村搬迁到了条件优越的塘川镇,原本以为李洪占老人可以歇歇了,可没想到他又规划了新的种树路线。
如今,李洪占家已是四世同堂,儿孙们劝他在家颐养天年,可他却说:“只要我能动一天就种一天的树,直到拿不动铁锨,上不了山了。我还打算让你们接我的班。”现在老人的二儿子和儿媳妇也跟着李洪占种树,延续父亲光荣的种树事业。
杨大林,男,彝族,1978年9月生,中员,生前系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川乡沙力村党总支。
杨大林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贫困落后的高寒山村,为村里修路通电、发展产业、访贫问苦。在连续奋战250天后,因劳累过度,牺牲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沙力村地处高寒山区,平均海拔近3000米,是国家级贫困县里最贫困地区之一,16个村民小组中有8个小组还未通电,没有一条像样的硬化道路,就连人畜饮水都难以保证。杨大林从当选村主任第一天起,就不遗余力地解决通路、通电、通水问题。配套资金不足,他想方设法四处筹措,用家人的工资卡抵押10万元,自己赊账租赁修路机械,发动党员群众投工投劳。经过几年努力,终于修通了长达21公里的通组公路。他还自己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解决了3个村民小组用电问题。在杨大林带领下,逐步实现全村各小组通电、通路、通水,村民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沙力村是全县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要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产业支撑必不可少。为此,杨大林探索出一条“基层党建+特色产业+农户”的脱贫攻坚新路子。开始老百姓不敢种、不愿养,杨大林就率先垂范。贫困户没钱投入生产,他就送种子、送羊羔、送猪仔,提供养殖技术,帮助农户售卖。为尽快带动村民致富,杨大林注册成立隆欣黑绵羊养殖公司专业合作社。在杨大林推动下,如今沙力村发展起绵羊养殖和烤烟、中药材、花椒种植四大特色产业。很多贫困户参与这些产业而脱贫致富,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29户934人,已有170户692人成功脱贫。
为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2017年4月2日起,杨大林一直奋战在全县“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第一线。不管风吹日晒、刮风下雨,他加班加点走村串户、深入群众。全村636家农户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足迹。经过杨大林和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细致的工作,沙力村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2017年12月9日,杨大林因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奋战250天,劳累过度,不幸去世。
杨云坚持“人凡事不凡”理念,15年坚守在泥工岗位上,积极学习知识,革新工艺,对待项目一丝不苟,勇于担当,工作时吃苦耐劳,冲锋在前,是工友眼中的“拼命三郎”。
2011年,杨云来到重庆兴达公司泥工组上班。他始终坚持劳动争先、业绩争优,奋战在泥工一线,依靠自身努力和敬业精神,逐步成为工程项目带头人。杨云以强烈的担当精神深钻业务、狠抓质量,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次拿到施工图纸,他都仔细研读,精准核对每个符号、每个数据。遇到疑难问题,他坚持学懂弄通,查阅大量资料深钻细研,向技术人员请教、向一线工人问计,制定出切实可行、避免浪费的方案。凭着这种认真细致负责的态度,他所参与负责的环节和项目从未发生任何质量问题及安全事故。
为更好适应岗位需求,杨云不断学习新技术、改造新工艺,瓶颈,练就高超技艺,积累丰富的经验。2011年,杨云和工友在清理某工地基槽时,通过参照观察、核对数据,发现道路间距不够,及时上报项目部。经复核,基槽开挖线米。杨云及时发现纠正问题,使公司避免了150多万元的损失。
杨云干起活来,不顾脏累,从不偷懒取巧。不管公司安排的任务多难多重多紧急,从不说一个“不”字。有一次,为能如期开工,公司要求两天内完成某项目挡土墙施工。当时正值夏季暴雨多发季节,天气闷热难当,工友们都说在现有条件下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杨云给工友们鼓劲:“与其抱怨,不如抓紧时间干活,我们会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说完,他率先跳进满是淤泥还夹杂着腐臭味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