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半岛官网满满都是回忆!这些体育口号你记得几个?哪怕不是体育迷,大多数中国人仍然对这些体育口号耳熟能详——这些体育口号一度是社会的热门用语,借助着体育的特殊感染力和冲击力,在数十年的传诵与传承中影响了几代人半岛网址。
体育口号是烙着民族文化印记的一种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特色。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个时代不同的体育口号及其演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成就和全面的观念进步。
一名运动员,拿个世界冠军或者破个世界纪录,也能引得举国欢腾,甚至被称为“民族英雄”半岛网址。陈镜开和容国团就享受过这样的殊荣。
1956年,举重运动员陈镜开为中国打破第一个世界纪录;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他们被称为民族英雄,得到全国人民的崇拜。容国团“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口号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他所在的乒乓球队不得不成立“看信班”来处理群众来信。
“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不久,当时一穷二白,社会情绪比较低落,还有一些屈辱的历史记忆。中国人在体育比赛中取得的突破,起到了鼓舞民心、提升全民族士气的作用。”中国奥委会原秘书长魏纪中说。每一个体育口号都能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新中国成立直至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而且受到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当时的体育口号的精神实质,就是展示国威、建设祖国。
曾经因为一个世界冠军头衔而全城沸腾的北京,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并且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崭新理念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
在举办北京奥运会的2008年,中国运动员不但以51枚金牌获得奥运金牌榜第一,还获得120个世界冠军,打破16项世界纪录。到这一年底,中国运动员创超的世界纪录已从陈镜开的“1”写到“1191”,获得的世界冠军已从容国团的“1”写到“2283”。在这些数字呈几何级增加的过程中,中国的世界冠军虽然依然赢得全社会的尊重和喝彩,但已不再是全民崇拜的民族英雄,除了少数人成为平民偶像,更多的冠军们过着路人不识的寻常生活。
1981年,中国男排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反败为胜,力克韩国队。北大学生热血沸腾,自发在未名湖畔庆祝,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
中国的体育口号经历了几十年的演变,但是,为国争光的精神是中国人从未动摇的基本价值观。事实上,在这种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大我”价值观的“不变”背后,体育口号所蕴含的“小我”价值观一直在悄然变化和进步。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喊得最响亮的体育口号就是“加拼命”。当时,举国体制逐步成型,专业培训体系下的运动员,除了“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三从一大”外,还有“不怕苦、累、难,思想、身体、技术、训练、比赛过硬”的“三不怕五过硬”。到上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轻伤不下火线”仍是体育界常用的励志口号。
新时期之前,体育在很多时候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而新时期后,体育自身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掘,比如体育与人的关系。
正是因为这种进步,北京奥运会的东道主没有提“誓夺金牌第一”,而是喊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口号。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新中国需要向世界展示自信与自强;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信心不足、步子不大,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因此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第三个阶段,也就是21世纪之初,在全球化背景下和平发展、日益强盛的中国,正在给世界一个惊奇,无论在奥运赛场还是在世界舞台上,中国都已经显得自信而从容。
中国各个时代的体育口号,有的是自上而下的战略思想,有的是自下而上的民众精神,有的是针对竞技运动,有的是针对群众体育,而且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内涵。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些体育口号,甚至具有浓厚的色彩,但都包含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战略思想。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官方”和“民间”的口号,都反映了健身运动、增强体质的理念。
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的多功能性得到政府的不断发掘和充分发挥,并最终落脚到体育运动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包括健康、运动、快乐、长寿等内涵。正是在这种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战略思想下,政府对体育功能的充分发挥,以及逐步富裕起来的民众有了健身条件,新中国的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半个世纪前,中国人的主要锻炼方式还是跑步,运动场地多是空地半岛网址,器材也多是“手工”制作;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国人均体育场地超过1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3·4亿,全国社区体育指导活动站超过20万个,农民健身场地已近18万个……中国正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