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这里是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bandao sports!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400-123-4567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半岛综合体育工业园88号

咨询热线:

400-123-4567

13800000000

半岛网址诗词中的闽西岁月与情怀

发布时间:2024-07-14 10:06:36人气:

  半岛网址诗词中的闽西岁月与情怀福建是曾经工作、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土地战争时期,从风云突变的1929年开始至长征离开中央苏区,先后八次进入福建,在这块红色土地上从事实践。这一时期,在中国党艰难曲折的道路探索当中,在波澜壮阔的奋斗人生之中,都具有不同凡响的特殊意义。这也是诗词创作的一个高峰期,他先后写下了九首词作,有的写于江西,有的写于福建。其中,《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侧重描绘在福建的斗争生活;《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侧重反映在江西的烽火岁月。但是,这些诗词涉及的军事行动和活动地域存在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如梦令·元旦》《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反映从福建向江西的行军作战,而《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描写的反“围剿”战争是从江西吉安一直打到福建建宁。笔者曾在《诗人的赣南情怀》(《党史文苑》2020年第7期)一文中对在赣南的诗词作品进行分析,本文重点解析与福建主要是闽西相关的五首诗词,解读在闽西的实践和心路历程,进而感悟深沉浓郁的福建情怀。

  1927年秋收起义失利之后,毅然引兵井冈,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1929年1月,为打破湘赣敌军的“会剿”,和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闽西。据《年谱(1893—1949)》上卷记载:“(1929年)秋,在红四军攻占上杭之后,有感于闽西工农武装割据的一片大好形势,填词《清平乐·蒋桂战争》一首: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词的上阕写军阀混战的突发性、频繁性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对军阀进行谴责和嘲讽。“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概括说明了当时的国内环境,时局变幻莫测,军阀之间又开始混战。“洒向人间都是怨”,指军阀混战导致民怨沸腾。“一枕黄粱再现”,亦即“黄粱一梦”,典出唐代沈既济《枕中记》,后人常用“黄粱美梦”讽喻不切实际的妄想。借此来嘲讽各路军阀企图独霸天下不过是白日做梦。

  词的下阕描写红军乘势开辟闽西根据地,推进土地,分田分地的景象。“红旗跃过汀江”,采用借代手法,喻指红军打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指一举攻下龙岩、上杭。龙岩、上杭,均在福建西南部。1929年3月,红四军挺进闽西,消灭了军阀郭凤鸣旅,占领长汀;5月再度入闽,消灭了军阀陈国辉旅,占领龙岩;月,消灭军阀刘新铭旅,攻占龙岩、上杭。意在强调红军进军的神速和锐不可当的气势。“收拾金瓯一片”中的金瓯,原指杯盆之类的器皿,引申出河山社稷之意,典出《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红军占领闽西,犹如收拾了金瓯的一块碎片,表达对根据地的珍视。“分田分地真忙”,把土地分给农民,使“耕者有其田”。“真忙”二字极其本色又极具神韵,有声有色地写出了根据地土地的喜人场面。

  《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发表1929年至1931年“在马背上哼成的”《词六首》,此词题名《清平乐》,未标明写作时间。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词题改为《清平乐·蒋桂战争》,创作时间标注为“一九二九年秋”。

  蒋桂战争不是发生于创作该词的时间,更不是当年爆发的唯一军阀混战。为什么要以《蒋桂战争》为题呢?郭沫若曾经指出:“我们对于标题可以不必过于拘泥。事实上这首《清平乐》并不是以写军阀战争为主题,而是把重点放在下半段的,军阀之间的战争只是陪衬而已。”这种解释是一家之言。在写于1930年1月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到了1929年4月前委给中央的信,其中写道:“蒋桂部队在九江一带彼此逼近,大战爆发即在眼前。群众斗争的恢复,加上统治内部矛盾的扩大,使可能快要到来。”分析了南方数省的力量对比之后,提出向闽赣发展,特别指出:“且福建现在完全是混乱状态,不统一。”基于这样的判断,决心开辟闽西根据地。换言之,1929年三四月间爆发的蒋桂战争,成为这首词的直接背景。这可能是该词以《蒋桂战争》为题的深层原因。

  辛亥之后,军阀割据,派系林立,战争频仍,1929年三四月间,蒋介石和广西军阀争夺华中的战争(即蒋桂战争)只是其中之一。1928年10月,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

  深入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敏锐地洞察到:“军阀间的和战争,削弱了白色政权的统治势力。因此,小地方红色政权得以乘时产生出来。”“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揭示了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而《清平乐·蒋桂战争》正是这一光辉思想的生动实践。

  诗词研究专家们普遍认为,这首词是“有感于闽西工农武装割据一片大好形势”的感怀之作,几乎都将其定义为“胜利凯歌”。而事实未必全然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理解并没有完全读懂这首词的本意和深意。

  1929年1月,为粉碎湘赣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会剿”,朱毛红军主力千里征战,创建了赣南、闽西根据地。就在形势日益高涨之时,红四军内部围绕一些重大问题出现了严重分歧。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根据地如何巩固与发展。种种乱象表明,红四军前途堪忧。在8月进攻闽中和10月进攻东江的军事行动中,红四军连遭重创。

  1929年7月上旬,以红四军前委特派员身份到闽西,指导闽西特委召开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土地问题决议案》。在报告中指出:闽西党的任务是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同赣南红色区域连成一片。会后,闽西在600多个乡进行土地改革,约80多万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在这期间,红四军打破了闽粤赣三省军队对闽西根据地的第一次“会剿”。

  总体而言,1929年秋天,闽西根据地曲折发展,的心情十分复杂。《清平乐·蒋桂战争》反映了“人民群众和战士们的心情舒快状态”。与此同时,红四军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导致心情沉郁。与其说《清平乐·蒋桂战争》是对根据地大好形势的赞颂,不如说是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倡导,是对“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局面的热切希冀和深情呼唤。这首词上下两阕一反一正,对比强烈。在所有军旅诗词中,只有这首词明快而又含蓄、简练而又深刻地表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主题。这是该词的最大特色,也是其史诗价值所在。

  1929年三四月间,趁着蒋桂战争之际,与朱德率红四军第一次入闽占领长汀。6月中旬,夺取龙岩县城之后,原来便存在于党内的单纯军事观点、极端化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开始抬头,集中反映在6月22日于龙岩召开的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正确意见被否定,被党内严重警告,前委落选。7月,身患疟疾,到闽西农村养病。9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在闽西上杭召开,红四军前委通知出席会议,回信说:党内是非不解决不能随便参加;再者身体有病,就不参加大会了。前委又给他一个党内警告处分并坚持要他参会。10月10日,坐着担架赶到上杭,住在汀江岸边的临江楼,但会议已经结束了。据《年谱(1893—1949)》上卷记载:“10月11日,农历重阳节,当时临江楼庭院中盛开,汀江两岸霜花一片,触景生情,填词《采桑子·重阳》一首: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是身处逆境时的感怀之作。上阕起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句,这里反用其意。“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这既是“天难老”的特点,也是“人生易老”的证明。每年都有重阳节,景色依旧,而人的年龄却不断增加,特别容易使人感慨人生短暂。

  “战地黄花分外香”,作者笔锋突然一转,写出今年重阳节独特的感受和不同寻常的意义。“黄花”即菊花,重阳节也被称作菊花节。此句初稿作“但看黄花不用伤”,有的手迹写作“野地黄花不用伤”“大地黄花分外香”,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才定稿为“战地黄花分外香”。“但看黄花不用伤”最能反映当时的心境,它不如定稿那样慷慨激昂,但也不难体悟到的平和心态。遭遇坎坷之后,他不断调整精神状态,努力克制烦躁甚至憋闷情绪。而改成“战地黄花分外香”之后,给读者创造出一个非凡意境,原来的感伤情绪一扫而空,显得格外开朗洒脱。

  “战地黄花分外香”,化用杨万里《九日郡中送白菊》“若言佳节如常日,为底寒花分外香”,与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的句意完全相反,将消沉的情绪转化为激扬的格调。笔下的战地菊花,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经受丹心热血抚育,因而更加芳香四溢。1996年1月28日《文汇报》所载崔向华、世一《舒同与》一文写道:“1932年春漳州战役结束,同舒同第一次会面。打扫战场时,握着舒同的手说,早就知道你了,看过你的文章,见过你的字。边走边从弹痕遍地的地上捡起一颗弹壳,轻轻地说:‘战地黄花呵!’舒同会心地一笑,他为如此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如此神妙的结句所触动。”这是家的视角,这是思想家的气魄,这是乐观主义的自然流露。

  下阕通过吟咏秋景表达对待秋天的态度。“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一年一度的秋风猛烈地吹来,与春天明媚和煦的春光迥然不同。秋季不及春天那样万紫千红、嫩绿娇黄,但秋风具有扫除酷暑、荡涤尘埃的巨大威力。“劲”字写出了秋天强劲有力的个性,也隐隐透露出诗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

  “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绝大多数古代诗人在红衰翠减、万物凋零的秋天,都禁不住感伤身世,悲秋情愫成为古典诗词吟咏秋景的主基调。但是豪情万丈的家,没有附和历代文人的悲秋情调。“胜似春光”寓意非凡,打破肃杀哀婉的文人悲秋传统,高扬古典诗词中微弱孤寂的赞秋情怀,展现辽阔豪迈的艺术境界,彰显了豁达激越、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寥廓江天万里霜”,秋高气爽,水天相接,这是对“胜似春光”的具体诠释。如果说“战地黄花分外香”是芬芳馥丽的近景,表达诗人对战斗胜利的豪迈心境,那么“寥廓江天万里霜”则是辽阔壮美的远景,“秋水共长天一色”,寄托诗人对前途的美好遐思,余韵悠扬。“万里霜”之“霜”不是霜雪之霜,而是秋色的代字,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霜”,色彩斑斓,绚丽迷人。

  这首词的原稿是下阕在先,先描写秋天的壮美和江天的寥廓,再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无限。诗人进行修改时,将上、下两阕互易位置。采用这种“挪移法”之后,原先字里行间透出的抑郁情绪锐减,先抑后扬,境界变得更加开阔,更使人感受到激越豁达的活力。这是创作于逆境之中的作品,有沉郁的思索,但全然不见怨天尤人、消沉郁闷的牢骚与哀叹,呈现给世人的是积极乐观、豁达昂扬的人生追求与洒脱心态。《采桑子·重阳》表达人生感悟和豪情,独具神韵,极富艺术魅力。

  1929年10月,陈毅从上海带回《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肯定了的正确意见,重新担任前委。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上杭古田村召开,会议通过《中国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全面总结了红军创建初期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及教训,系统阐述了思想建党、建军的重要原则,科学回答了两大问题:一是如何把一个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政党;二是如何把一个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新型人民军队。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彻底划清了红军与旧军队的界限,红四军上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部队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振。1930年1月5日,又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中国必胜的充分信心。

  古田会议召开期间,蒋介石纠集赣、闽、粤的武装实行三省“会剿”,向闽西根据地步步进逼。1930年1月上旬,当福建敌军先头部队进抵离古田村仅30里的小池时,根据“离开闽西,保卫闽西”的策略,红四军向敌后转移。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一、三、四纵队先出发,挺进江西。率领第二纵队掩护主力转移后,向北经福建连城、清流、归化、宁化等县,西越武夷山,前去江西与红四军主力会合。1月24日,朱毛所率队伍在江西广昌以西的东韶会师,完成了战略转移,使敌人的三省“会剿”宣告破产。《年谱(1893—1949)》上卷记载:1930年1月,“同朱德一起指挥红四军打破闽、粤、赣三省敌军对闽西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并连克江西的宁都、乐安、永丰等县。三十日(农历正月初一),将由闽西进入赣南的一路情景吟成一首词《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这首词最早由谢觉哉在1956年8月3日《中学生》杂志刊登的《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一文中披露,题为《宁化途中〈如梦令〉》。1957年1月《诗刊》正式发表该词时,将题目审定为《元旦》。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将其写作时间确定为“一九三〇年一月”。中国古代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4个决议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正式官方确定阳历1月1日为“元旦”,而阴历正月初一则改称“春节”。词题中的“元旦”当是阴历正月初一,也就是1930年1月30日。

  这首词语言晓畅,节奏紧促,笔调活泼,叙事写景,情景交融。“宁化、清流、归化”,描写红军转移的路线。三个县都在闽西,清流居中,归化在清流东北,宁化在清流西北,武夷山又在清流西面。实际的行军顺序是:归化、清流、宁化。之所以调整顺序,是出于词律和押韵的需要。率部从古田到东韶,千里行程,迂回行军,所到之处很多,并不只是经过了这三个地方。起句连用三个地名,干脆利落bandao.com,类似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意象组合奇妙。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反映了杜甫“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急迫心理,而一口气说出三个县名,形象地反映了红军转移的兵贵神速。

  “路隘林深苔滑”,极其精炼地概括了行军路途的特点。路隘:山路崎岖狭窄。林深:在一片片便于隐蔽的山林之间穿行。苔滑:闽西山林茂密,多雨潮湿,山路长满青苔,一不小心就会滑倒。之所以选择走林间小路,为的是甩开敌军,隐蔽转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日夕照图,从中透出浪迹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而连用三个词组描绘路况,全然不见艰难的愁苦,反而凸显出无所畏惧的勇气与乐观,浸透着“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那样一种乐观和自信。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一问一答,自问自答。今日: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写词的“当天”,而应该将其视为整个战略转移行动的“当前阶段”。直指:语气斩钉截铁,表现了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沉稳和决心,也体现了红军队伍步调一致、勇往直前的凛然气势。武夷山下:实指武夷山麓江西广昌西北一带,也就是朱毛所部会师的目的地。抵达会师地点,即标志着部队转移的战略意图顺利实现。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抒发战略转移取得成功后的轻松与畅快,并展示出根据地将蓬勃发展的美好前景和坚定信心。词中接连有三个“山下”,所指有所不同。“直指武夷山下”中的“山下”,指战略转移的目的地。而“山下山下”中的“山下”,泛指与武夷山相连的赣南、闽西根据地的广大区域,这样理解才符合实际,也契合词意。“风展红旗如画”,预示着红四军实现战略转移之后农村武装割据斗争将迎来更加轰轰烈烈的光明前景。

  历史选择了古田,古田成就了历史。这首小令充分展示了古田会议之后红军队伍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预示了新的即将到来的大好形势,抒发了胜利完成战略转移之后作者的无限喜悦心情。心情舒快是该词的情感主基调,“风展红旗如画”正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科学论断的诗意表达。品读《如梦令·元旦》的欢快诗句,关于中国光明前途的伟大预言犹在耳畔回响:“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1930年,工农武装斗争的烈火燃遍了江西、福建、湖南许多地方,建立起了十几个根据地。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爆发了中原大战,这是规模空前的新军阀混战。红军利用这个间隙,壮大队伍,扩大根据地,形势对十分有利。主持中央工作的李立三过于乐观地估计形势,认为时机已在全国范围内成熟。6月11日召开的中央局会议,通过李立三起草的《新的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决议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错误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不久,李立三又制定了组织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错误口号,强令红军攻打南昌、九江、长沙等大城市。“左”倾冒险错误单凭主观愿望或想象,急于求成,完全脱离了具体实际。党和红军的一些在不同程度上对李立三的错误表示怀疑或作了。

  1930年6月底,率领红一军团主力从福建汀州向江西进军。7月下旬,红一军团行至樟树镇后,判断攻打南昌实在冒险,便在附近休整筹款,发动群众。而此时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攻入长沙,但不久即遭敌军反扑,退出。中央又命令红一军团前往救援,遂率部向湖南进军。他一路行军,一路做说服工作,最终改变了中央试图夺取大城市的冒险计划。《年谱(1893—1949)》上卷在“1930年7月”条目下记载:“在进军途中作《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词: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词的上阕,高度赞扬红军团结一致,誓把派彻底消灭的战斗决心和必胜信念。“六月天兵征腐恶”,是从汀州出征写起的,“六月”,指出发时间。“天兵”,民间有神奇的天兵天将的传说,既是神兵,又是义兵。派总是把武装称为“”,则用“天兵”喻指红军乃正义之师。“征腐恶”,清除一切腐朽丑恶势力和现象,这正是红军作为仁义之师的题中应有之义。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缨”的本义指带子,后引申为拘系人的长绳。借用“长缨”比喻工农武装力量。“鲲鹏”,典出《庄子·逍遥游》。诗词多次出现鲲鹏意象,如:“鲲鹏击浪从兹始”“斥鷃每闻欺大鸟(鹏鸟)”“鲲鹏展翅,九万里”,这些诗句中的“鲲鹏”都是正面形象,属于褒义。唯独在“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之中,“鲲鹏”意指恶魔,指派,属于贬义。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赣水”,指赣江。“红一角”,指红色区域。“偏师”,指配合主力作战的侧翼部队。当时黄公略率部在赣西南和赣江流域活动,深入开展土地,相对于所率主力,属于侧翼部分了。“借重”,倚重之意,黄公略是第一个被写进诗词的红军将领。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意指要想席卷江西,直捣湘鄂,促使全国红色风暴的到来,必须把千百万工农群众武装起来,使他们踊跃地投身于中国的洪流,否则便是一句空话。这样的主张与做法,同单纯的冒险主义是格格不入的。“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高唱《国际歌》,掀起新。这既是一种展望,也是一种信念。何其芳在《思想之歌》一文中提到:1961年1月23日下午,指出,“史沫特莱说,听中国人唱《国际歌》和欧洲人不同,中国人唱得悲哀一些。我们的社会经历是受压迫,所以喜欢古典文学中悲怆的东西”。1964年1月27日,口头答复外国文书籍出版局《毛主席诗词》英译者说:“‘悲’是悲壮之意。”

  这首词没有着墨于“从汀州向长沙”的过程或细节,纪实的成分比较淡,而议论的色彩比较浓,标题和内容并不十分吻合,颇有几分“顾左右而言他”的意味。这首词没有发现作者留下的手迹,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未标明写作时间。在《人民文学》搜集的传抄稿上题为《蝶恋花·进军南昌》,发表时为《蝶恋花》。《人民文学》编辑部寄呈审定的传抄稿与后来的正式发表稿存在诸多不同,“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两句,传抄稿作“六月红兵征腐恶,欲打南昌必走汀州过”,又曾改为“六月天兵临鼠雀,欲打南昌必走汀州过”。“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两句,传抄稿作“十万工农齐会合,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狂飙为我从天落”句,传抄稿作“统治阶级余魂落”,又曾改为“苍天死了红天跃”bandao.com。1963年,主持编辑《毛主席诗词》时,清样稿题为《从福建到湖南路上作》,又改为《从汀州向长沙路上作》,最后定为《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词题如此一改再改,这在诗词创作中并不多见。

  这首词是在红一军团由汀州出发,进逼南昌,随后攻略长沙的进军途中写的。没有反映进攻大城市的战况,而是赞美黄公略开辟的根据地搞得红红火火,发出“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的慨叹,这是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特定背景下,依然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或者说他以隐晦方式批判“城市中心论”的错误路线。的画外音意味深长,红军要想“征腐恶”“缚鲲鹏”,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工农武装割据。这是的内心独白,更是他的执着追求。

  在对土地战争进行总结时,认为“围剿”和反“围剿”是中国内战的主要形式。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敌人把红军看作异物,一出现就想把它捕获。敌人总是跟着红军,而且总是把它围起来。”“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

  1931年4月,蒋介石不甘心第一次“围剿”的失败,又纠集20万兵力向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敌人采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分进合击,重重包围”的战法,从江西吉安一直到福建建宁都修筑了坚固碉堡,布成一条弧形阵线,号称“八百里防线”,向中央苏区步步收缩。先将红军主力秘密集结在吉安县东固一带的白云山区。隐蔽20多天后,5月15日,敌王金钰部分三路窜向东固,正好钻进红军“口袋”。5月16日,红军突然从白云山头上猛攻下来,痛击敌军,首战告捷。红军乘胜追击,占领了富田,继而转入战略进攻,自西向东一路横扫,一鼓作气打到江西、福建两省的边境,5月31日攻克福建建宁。从5月15日至31日,红军打一仗,胜一仗,攻城拔寨,无坚不摧,如风卷残云般横扫700里,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使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灰飞烟灭。

  面对如此辉煌的战绩,不禁诗兴大发,挥毫写下酣畅淋漓的《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这是在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的建宁写下的,仍带有浓厚的战斗气息。

  这首词尚未发现作者留有手迹。它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以词牌《渔家傲》为词题,未标明写作时间。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标题定为《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写作时间标明为“一九三一年夏”。《人民文学》编辑部寄呈审定的传抄稿与发表稿有如下不同:传抄稿原为“三路大军齐进逼,包抄疾,拉朽摧枯如霹雳”,发表稿改为“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bandao.com,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传抄稿原为“八百里驱十四日”,发表时改为“七百里驱十五日”,这是采纳了郭沫若的意见。郭沫若参阅了《中国战争的战略问题》关于这一仗的记述:“十五天中(一九三一年五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走七百里,打五个仗,缴枪二万余,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围剿’。”1962年4月底,复信给郭沫若,其中说道:“‘七百里驱十五日’,改得好。”

  词的上阕描写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具有决胜意义的首战,即白云山伏击战。“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白云山顶,白云怒气冲天,愤然而立;白云山下,突遭打击的敌军惊呼狂叫,仓促应战。这是埋伏、进攻、厮杀的战斗场面。“枯木朽株齐努力”,“枯木朽株”本义是指山上的残枝败叶,引申意义是指底层民众,即“草根一族”,典出《古代兵略·天地》:“金城汤池,不得其人以守之,曾不及培塿之丘,泛滥之水;得其人,即枯木朽株,皆可以为敌难。”1964年1月27日,口头答复外国文书籍出版局《毛主席诗词》英译者:“‘枯木朽株’,不是指敌方,是指自己这边,草木也可帮我们忙。”得道多助,这是红军捷报频传的根本原因。通过艺术渲染,惟妙惟肖地表现了根据地男女老少群策群力、努力杀敌的人民战争场景。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是“飞将军自重霄入,枪林逼”的倒装结构,红军似天兵天将从天而降,枪林弹雨向敌军一泻而下。“飞将军”,典故出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匈奴把汉代名将李广称为“飞将军”,喻其矫健勇猛。唐代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用来称赞担任主攻任务的红三军军长黄公略所率红军,黄公略也因而赢得“飞将军”的美誉。

  词的下阕描写反第二次大“围剿”的全面胜利,颂扬人民战争的辉煌和伟力,同时又辛辣地嘲讽一败涂地的敌人。“七百里驱十五日”,即“十五日驱七百里”,红军从赣江流域的富田地区,由西向东横扫,一直打到福建建宁,历时15天,行程700里。“赣水苍茫闽山碧”,赣江旷远迷茫,武夷山山色碧绿。以山清水秀之景烘托出胜利后的内心喜悦,大战之余悠闲品评妖娆江山。“闽山碧”与《如梦令·元旦》中的“路隘林深苔滑”有异曲同工之处。这首词写于福建,但没有点到福建的地点,仅以“闽山碧”而概之。几度转战闽西,对闽西地区地势偏僻、山地纵横,适合于游击战争的特点了然于胸。“横扫千军如卷席”,红军所向披靡,像卷草席一样彻底、干净、利落。“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传抄稿作“蒋何泣”,蒋介石屡屡兴兵又一败再败,只能是可怜兮兮的一脸哭相,悲叹自己精心设计的“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战略的彻底破产。

  该词采用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和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以藐视敌人的豪迈感情,刻画了红军勇猛的战斗精神和势如破竹的威猛气势。“枯木朽株齐努力”更是创造性地给古语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有一句至理名言:“兵民是胜利之本。”他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阐述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在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在战争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动员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采用军民整体作战的战略战术,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十万工农下吉安”“百万工农齐踊跃”“唤起工农千百万”,中国战争的人民群众基础不断夯实和稳固。正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与支持,中国才能无往而不胜,不断创造奇迹,创造辉煌。

推荐资讯